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在這個值得我們崇尚的日子里我要為我的外公寫一些東西。我外公不是烈士,說是寫我的外公,其實是寫和他一起參軍的同家長輩,這位長輩我也不知道書面語應該叫,論年齡他比我外公小一個月,論輩分我外公應該叫他幺爺,用我們?nèi)f和的方言我應該叫太外公。
1951年春天外公和太外公一起參軍,那時候我外公家里只有老母親一人,太外公有父母,妻子,還有一個剛剛滿一歲的兒子。臨走的時候太外公一遍遍撫摸著剛滿一歲的兒子眼含熱淚依依不舍,我外公當時只知道老母親在家里由生產(chǎn)隊上照顧也沒有什么好留戀的。
就這樣兩人急匆匆的走了,結(jié)果在路上兩人就分開了太外公不知道分配到了哪個部隊外公到了孝感從孝感入朝作戰(zhàn),領走的時候給家里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后來才知道半年以后家里面才收到。
外公進入朝鮮以后在師部當警衛(wèi)兵,他告訴我那時候戰(zhàn)斗打的最慘烈的時候冬天里,幾天沒有水喝沒有糧食,朝鮮的天氣又冷,抬下來的戰(zhàn)友很多都無法找到完整的尸體,有的甚至只剩下一小部分肢體。當他們從犧牲的戰(zhàn)友身上拿炒面和飯團的時候炒面已經(jīng)被鮮血凌凍成冰血疙瘩了,敵人的炮彈打過來震得胃就要翻出來。一年以后外公回國了順便回了一趟老家,太外公的妻子抱著兒子過來詢問太外公的情況,外公說我們走到半路上就分開了,太外公到了別的部隊。
多年以后外公復員回來得知太外公其實在他從朝鮮回來以前就已經(jīng)犧牲了,只是那時候通訊交通不是很發(fā)達,信息來得太慢了。
老年的外公貧困交加,疾病纏身,村里面的人都讓他到鎮(zhèn)上去申請低保說那時候要不是你們打天下,哪有現(xiàn)在他們那些當父母官的做天下?墒峭夤偸且恍φf,我好歹每年還有津貼(1954年以前參軍參戰(zhàn)參訓發(fā)的生活補助)。
后來外公逝世了,我們也很少聽到那段時間的崢嶸歲月的故事了。偶爾聽一下也是母親跟我們講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