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史話,就是要講我們的祖先在飲食方面智慧創(chuàng)造、生活提高的過程。
打制石器的猿人(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在距現(xiàn)在五十萬年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活就發(fā)明了使用石器,發(fā)明了各種石制器具,獵獲野獸,采集草木果實。后來又懂得了吃肉,自然更包括了吃魚。周口店用木柴燃火,燒烤食物,達到了熟食,在“食”的方面跨進了一步!氨本┤恕钡亩纯呃,有許多魚類化石,就是很好的證明。這一階段過的日子,也不稱少!從吃草木果實到“茹毛飲血”(吃肉),從茹毛飲血到“興網(wǎng)窖”(吃魚)、種植谷物,這是整個的一個原始共產(chǎn)社會的歷史階段。
山頂洞人生活場景塑像(中國國家博物館) 后來,人類在不斷勞動中,又發(fā)明了使用銅器。這時候,我們的祖先初步地懂得了種植可以收獲子粒的植物,這就從狩獵時期進步到耕稼雛型時期了。收獲的植物子粒,便是后來的糧食——自然沒有后來的糧食種類那么多,更沒有后來糧食加工得那么細。由于耕種的技術(shù)不斷改進,糧食有了富余,于是人類發(fā)明了釀酒。如果考證一下年代,這將在三千八九百年前,正是歷史上夏朝初年(公元前21世紀),中國奴隸社會初期。 這時期,飲食品的制作方法,雖不像后來那么精細,但人們也學會了做粥。粥也可以說是糧食食品的最早形式。釀酒,也是這時發(fā)明的!稇(zhàn)國策•魏策二》上說,大禹時,儀狄造酒,但并沒有說明用什么原料釀的酒;《世本•作篇》上說,少康(禹的曾孫)時用秫釀酒。如果這話可靠,高粱酒可以說是酒的最早形式(歐洲最早釀的是葡萄酒,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東漢的釀酒畫像磚(圖源網(wǎng)絡) 再以后,鐵器發(fā)明了。在糧食農(nóng)業(yè)方面,糧食種類增多了,并且有了數(shù)以倍計的收獲量;在肉類方面,除了仍舊捕獲野獸、野禽以外,又學會了包括馴化過程在內(nèi)的飼養(yǎng)家畜、家禽。另外,還學會了培植蔬菜,學會了釀制調(diào)味品(如醋、醬等調(diào)料)。由于生活資料一天比一天豐富起來,一天比一天發(fā)現(xiàn)了更多新的原料,我們聰明的祖先,在這些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飲食品的新品種。如果從歷史年代上看,這時候已在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以后了。 中國歷史上,飲食品最發(fā)達的時期,到了東周(公元前五世紀到七世紀),不但在許多書里零星記載了關(guān)于人們要吃什么,怎么吃,就是屬于記錄官制的文獻書《周禮》上,也有“庖人”“膳夫”“酒人”許多做飲食專業(yè)人員的稱號。另外,有兩段專記飲食的文章:一段是《禮記•內(nèi)則》篇里,系統(tǒng)地記載了烹調(diào)方法,它使我們知道了人們口中常說的“八珍”,原來就是八種烹調(diào)方法,并不是什么上層珍視的食品,而是八種人人可以學習的、大可珍貴的烹調(diào)方法。在這篇文章里,還詳細地說明了蔬菜生長的季節(jié),一年四時適用的食物,從而可以領(lǐng)會到:怎樣安排蔬菜生產(chǎn)?怎樣安排飼養(yǎng)?再一篇是《楚辭•招魂》篇,它雖然是篇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但其中有一段,把屬于飲食范疇的糧食、肉食、調(diào)味、點心、酒類,概括地寫了進去,使人領(lǐng)會到:公元前三世紀,我們中國人已經(jīng)有了一套完整的烹調(diào)技術(shù)了。
陜北綏德東漢畫像石“牛耕圖”(左)、“禽、馬、牛車”(右) 在漢代以后至宋末以前,飲食方面一代一代地不斷增加新品種:在吃的方面,除了飴餳以外,又還有用甘蔗榨的糖霜,又從國外傳入不少新種蔬菜,加以人們聰明地變換制作方法,促使飲食品在翻新花樣以外,又樹立了中國飲食品的獨特風格——色、香、味無一不佳的風格。在飲料方面,不但懂了喝茶,而且把制茶技術(shù)提到極高,至今馳名世界;酒類,也從各個角度向前發(fā)展,F(xiàn)在國際上有名的中國“八大名酒”,有的歷史已超過千年。這些,都是從漢朝以后形成了的基礎上再發(fā)展的。 從漢以后,專供飲食用于制作參考的書籍,也紛紛寫成了:《食物本草》《種植書》《糖霜譜》《茶經(jīng)》……都是總結(jié)經(jīng)驗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北魏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shù)》,除了講農(nóng)事以外,其中講飲食制作方法的,竟占了全書的百分之二十三還多,而且都是很精細的實際記錄,大部分還都保留在民間。這不能不說是我們?nèi)嗣裆畹膶氋F收獲。這一時期的詩人文學家,也寫了不少好的詩歌,甚至晉朝詩人束晳,還專門寫了《餅賦》。 宋朝以后,經(jīng)過元、明、清三朝,飲食品的制作技術(shù)更發(fā)展了。在某一品種上就有很多制法變換,而且這些食品,都是以經(jīng)濟、衛(wèi)生、富于營養(yǎng)為前提的。例如:清初宋犖,能把豆腐做成一百種不同的花樣;山西省人能把面食做成一百二十種不同的花樣。這都是飲食史話上可以談一下的資料。
宋犖(1634年~1714年),清代官員、詩人、畫家、文物收藏家。(百度百科) 我們今天,一切為了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人們是要吃得更好的,但不是像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那樣吃好,而是怎樣充分利用生活資料?怎樣獲得更大的營養(yǎng)價值?怎樣批判地接受流傳下來的飲食品獨特風格? 古書上形容“美味”,有“炮鳳”“烹龍”“雕蚶”“鏤蛤”的名色,那“炮鳳”“烹龍”,我們吃不到,也不想吃。至于蚶子、河蛤,沿海地區(qū)不是大量生產(chǎn)嗎?為什么不能用它們來燒菜吃呢?我們祖先不是吃過許許多多的野菜嗎?我們不能審查它們的性質(zhì),利用它們做我們的食品嗎?能,完全能。這在好多地區(qū),早已利用起來,而且經(jīng)過鑒定,這些野生植物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例如:蕨巴,是一種含淀粉極多的野生植物,除了榨取淀粉外,青海省又把小蕨巴(青海叫蕨麻)根部,切碎與大米同煮,成為蕨麻飯;青海省又在白面蒸餅里,加草紅花,成為紅花蒸餅。吃到的人,都認為是香甜的食品。講飲食史話,應該正視這點。我們怎樣講飲食史話,主要的是講:我們勤勞的中國人怎樣在勞動中取得了今天的美滿生活,一切成就屬于勞動人民! 圖書簡介
作者: 金受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30 裝幀:平裝 ISBN:978-7-200-11062-3 內(nèi)容簡介 《口福老北京》是金受申先生的一部飲食文集,本書以老北京的飲食為主線,全面而又翔實地記錄了老北京生活中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且以中下層普通百姓為主要對象。全書記錄了老北京四季家庭和各類飯莊飯館所常見的菜肴、冷飲、茗茶的品種及做法,還順帶談及了冬季蔬菜培植、茶葉辨?zhèn)巍⒉桊^經(jīng)營、藝人說書等方面。 作者簡介 金受申(1906-1968),本名文佩,后改文霈,字澤生,滿族鑲黃旗人。曲藝史學家、民間文藝家、民俗學家。生于北京,17歲在中學就讀時即為報刊編輯,先后入華北大學、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讀深造。自1926年起在北京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自1938年起,在《立言畫報》上開辟專欄《北京通》。1953年經(jīng)老舍先生介紹,調(diào)入北京市文聯(lián)工作,直至逝世。金受申留有不少哲學、文學、醫(yī)學著作,也是廣見博聞的“北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