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wǎng)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fā)布指南2019,隨州網(wǎng)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wǎng)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3815|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年味兒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20 1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地玄黃 于 2016-1-20 13:48 編輯

     進入農歷臘月,慢慢年味兒就有了。記憶中,奶奶會一再叮囑我們姐妹三個,進入臘月,不能再打鬧了,不能哭鼻子,更不能說一些死呀病呀之類的不吉祥的話。于是,進入臘月,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無知,得罪了神靈。

    那時奶奶身體還很好,雖是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但對燒火做飯,洗衣漿裳,大裁小剪等各類女人家務活都很精通。會變著法的做各種小吃給我們充當零食。小時候因為有奶奶的手藝,所以家里總會有一些好吃的小吃。鄰里的小伙伴喜歡來我們家玩,時不時也會分享這些零食。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那時對年味兒記憶最深的莫過于吃了。有一種年貨叫攤豆皮子,印象中是一種糯米食品,將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坨,搟成面皮,切成菱形小塊,放在蘆葦桿編制的折子上晾曬。干了后,可以炒,可以油炸,又酥又甜。門前場地上,一席席白白的豆皮子,對小孩子的誘惑太大了。有時偷偷約幾個膽子大的小伙伴,趁大人不注意,抓上一把,放進衣服荷包中,躲在屋后或草堆邊,快樂的分享。這便是印象中最美妙的年味兒了。

    炒七不炒八,今天炒到明天炸。臘月二十七,各家會開始炒制各種堅果類年貨,如花生,蠶豆,瓜子等。所有的能炒的東西都在這一天完成。到了二十八,這一天燒上油鍋,開始炸油條呀,三鮮呀,圓子呀,麻葉呀(一種油炸面皮小吃)等等,小村子這時到處會散發(fā)出濃濃的油香。父親不知從哪里學來的炸油條手藝,經(jīng)他的手出來的油條,總是外脆里軟,蓬松而有勁道。奶奶手藝好,還會買回麥芽糖,放在鍋里熬化,兌上炒面粉或炒花生芝麻,爆米花等,做成糕點糖。香酥脆甜,想想都會流口水。

    除了吃的,翻過臘月二十,就是大人們忙著清洗一家的衣服窗簾,修理破損的家具,粉刷墻面。來來回回,忙忙碌碌去鎮(zhèn)上置辦年貨。反正這是大人操心的活計,不關小孩兒的事。

   
臘月二十四,小年夜(君三民四,也有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傳說是君王的后代),父親會把土灶灶堂收拾干凈,點上灶燈,敬灶王爺,以祈來年
風調雨順。

   
到了臘月二十九,就是各家里里外外打掃除塵,屋里屋外,頂蓬案板,到處弄得干干凈凈。

    臘月三十,早上吃年飯(隨州中部有早上吃年飯的風俗),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大餐了。雞鴨魚肉,香腸春卷,蘿卜青菜,豆腐藕片,應有盡有。菜上齊后,父親會在神柜上點上三柱香,端上三碗飯,敬上三杯酒,擺上三樣水果,然后對著神位,燒紙磕頭,意為請祖先回來過年。禮畢,一家老小依次而坐,鞭炮一放,開始吃年飯了。有一樣菜,是斷然不能上的,就是千張,聽起來欠賬音,不吉祥。

    小孩子輪流給長輩敬酒,大人會指著桌上的菜,要小孩子一一品嘗一些。吃上青菜,喻意來年清潔,不會生病。吃上春卷(家鄉(xiāng)農村又叫花包),喻意來年棉花豐收。吃上藕片,喻意讀書聰明。桌上的魚一般是不動的,喻意年年有余。吃完年飯,大人還會叮囑小孩子,去廚房水缸喝點井水,是不是喻意有吃有喝,不得而知。家鄉(xiāng)農村吃年飯有越早越好的風俗,那時很少人家有鐘表,大人往往是聽雞叫,然后起床做年飯。有的人家起來太早,以至于有年飯吃罷后,天還沒亮,又去睡上一覺的笑話。

    年飯過后,有文化的開始寫春聯(lián)了。小時候經(jīng)常是父親寫,我在旁邊幫忙牽紙弄墨,打一些下手。等上了高中,在小村莊也算得上是個有文化的讀書人了,父親就把寫春聯(lián)的活兒交給我,左鄰右舍也會拿上對聯(lián)紙,來我家求援了。我也有模有樣的賣弄起了書法。至今記得每個地方寫什么內容都是有講究的。廚房會寫“煙火長春”,牛舍會寫“六畜興旺”,雞籠上會寫“雞鴨成群”,手扶拖拉機上會寫上“出入平安”。三十下午,一切忙碌完畢,就開始攪漿糊,貼年畫,貼春聯(lián)了。從里往外,對聯(lián)、門神一律不能弄錯。堂屋的門神一般是文臣,大門的門神一般是武將。家里有小兩口結婚的,還會在房門上貼上一個大胖小子的年畫。院子大門外的對聯(lián)一般要等到晚上天黑下來再貼,怕還有鄰居來借東西用。因為對聯(lián)一貼,外人就不能再進家門了,只能等初一新年后才能進別人家的門了。

    臘月三十晚上,那時還沒有廣播電視,一家人圍著火盆,坐在一起守歲。做針線的女人會把底針剪刀收藏起來。正月初三前是不能再動針線剪刀的,否則有家里會吵嘴之說。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吃著想吃的零食,放著鞭炮,等著新年的到來。大人們慢慢回想著這一年的收成,計劃著來年的打算。

    等到了正月初一,小孩子早已醒來,穿上新衣。只等天亮,大門打開,風一樣跑到鄰居家,給長輩,給親朋,拜年祝福,好不熱鬧。各人臉上都蕩漾著幸?鞓。那時大隊(村的稱呼)還會組織玩旱船,舞獅子的文藝節(jié)目。鑼鼓家司,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響起,小孩子們追著看,興奮至極。正月的初一二三,小孩子可以盡情的瘋鬧,不必擔心會有大人批評說教。農村有狗子也有三天年之說。所以自由自在,無所拘束,加上有好吃的,好玩的。小孩子盼過年,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今,曾經(jīng)年少的我已年過不惑,年還是年復一年的在過。生活也過得不緊不慢,衣食無憂。但美好的年味兒,不知去了哪里,再也見不到了。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5金幣 +78 貢獻 +78 收起 理由
封江游子 + 20 + 20 贊一個!
戰(zhàn)無不勝599 + 8 + 8 哥給的不是分,是支持!
夢中的綠洲 + 15 + 15 很給力!
小永遠 + 15 + 15 贊一個!
清心可以 + 20 + 20 贊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6-1-20 18:17 | 只看該作者
這年味……在寫年味的同時,實際上也寫出了隨州人的地方風土人情,仔細閱讀過每一字,細細品味過每一句話,小時候的記憶仿佛放電影一般,你讓我沉靜在小時候的回憶里,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閉上眼睛,仔細回憶過去的歲月,百般滋味涌入心間……好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21 08:23 | 只看該作者
清心可以 發(fā)表于 2016-1-20 18:17
這年味……在寫年味的同時,實際上也寫出了隨州人的地方風土人情,仔細閱讀過每一字,細細品味過每一句話, ...

謝謝鼓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fā)表于 2016-1-22 11:52 | 只看該作者
只有70年代人才有這樣 的年味的記憶,如今的小孩子,早已沒有了這樣的濃濃的年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22 14:21 | 只看該作者
愚佳人 發(fā)表于 2016-1-22 11:52
只有70年代人才有這樣 的年味的記憶,如今的小孩子,早已沒有了這樣的濃濃的年味了

是的,鄉(xiāng)愁的一部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6-1-26 15: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6-1-27 22:1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是那么回事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28 13:57 | 只看該作者
銀行保安 發(fā)表于 2016-1-27 22:19
哈哈,是那么回事兒

謝謝來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6-2-13 14:39 | 只看該作者
80后的我,有幸看到此文心中亦是暖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2-14 09:12 | 只看該作者
飄逸彪飆 發(fā)表于 2016-2-13 14:39
80后的我,有幸看到此文心中亦是暖暖的。

說明你心中有鄉(xiāng)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lián)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wǎng)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8-18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