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樂《相樂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語。其了執(zhí)《馬經》以求馬。 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 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 所謂“按圖索驥”也。 明。楊慎《藝林伐山》 【譯文】 伯樂《相馬經》里有“高大的額頭,像銅錢般圓大的眼睛;蹄子圓大而端正,像堆疊起來的曲塊”的話語。他的兒子就手拿著這本《馬經》去找行里馬。他出門看見一只大癩蛤蟆,對他的你親說:“我找到一匹馬,與書上寫的大略相同,只不過蹄子不像堆起來的曲塊罷了!” 伯樂知道自己兒子愚蠢,只好轉怒為笑地說:“這匹馬喜歡跳躍,不好駕馭呀!” 這就是所謂的“按圖索驥”! 【說明】 這則審言告誡人們,認識事物,必須能過實踐,授過表象,抓往事物的本質特點,不能生搬硬套,只拘泥成法辦事。 思考:拋掉題目與寓意,只看伯樂的回答……人究竟是天生的愚蠢?還是放棄的愚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