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隨州新華書店 于 2015-12-14 15:48 編輯
[摘要]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時勿遺。百官當臨殿中者十五舉音,葬畢便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 本文摘自《三國談心錄》,金性堯 著,北京出版社,2015年9月 書中插圖 曹操的遺囑,是古今帝王將相當中最人性、最坦率的一篇表白,包括對自己行事風格的省思、喪事的細節(jié)安排、后宮婢妾何去何從、子弟如何謀生,等等,盡在其中。由此可見曹操性格里仁厚、體貼、細膩的一面。
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說:“當時的遺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當葬于何處,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獨不然,他的遺令不但沒有依著格式,內容竟講到遺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樣處置等問題! 曹操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年六十六。這篇遺令,不能說是文學作品,但有文人的才情,又值人之將死,上自軍國大計,下至后宮生計,款款寫來,如見其人,也是他生死之際的最后內心獨白。他自己不寫,別人是絕對不會考慮到的。歷代遺令中,寫得這樣坦率別致而富于生活感的,曹公之外,即無他人。 吾夜半覺小不佳,至明日,飲粥汗出,服當歸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頭病,自先著幘。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時勿遺。百官當臨殿中者十五舉音,葬畢便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于臺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神智如此清明,當是逝世之前早就寫的,病時服的是“當歸”湯,卻也不忌諱。 在此之前,曹操已下令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蔽鏖T豹任鄴令時,有賢名,民不敢欺。他將其墓選擇在西門豹祠附近,大概是這個原因。 當時的伎人,指有技藝的樂戶歌女之類,原是良家兒女,與后世的娼妓不同,曹操的正室卞夫人就是倡家出身。又如婢妾,陸機文作婕妤,當是魏國建立后,其內官亦與漢廷相類。下文又說“諸夫人”,曹公內寵之多,于此可見。臨終猶殷殷以閨闥為念,生怕她們閑著沒事,于是有的守銅雀臺,有的織鞋子。劉商《銅雀伎》所謂:“仍令身歿后,尚足平生欲! 曹公好色而不喜香,內誡令云:“昔天下初定,吾使禁家內不得薰香。后諸女魏(當作‘配’)國家,因此得燒香。吾不燒香,恨不遂初禁,令復禁不得燒香。其所藏衣,香著身亦不得。”但銅雀諸姬,豈能無香?故有不遂初禁之恨,這一回只得分贈了。說來也真怪,他連香料之微也成為遺令的內容。 《魏志·武帝紀》末所載遺令,只有“天下尚未安定”等十句話,盧弼《三國志集解》引趙一清曰:“孫能傳《剡溪漫筆》云:‘司馬溫公語劉元城:昨看《三國志》,曹操大宴銅雀臺識破一事。曹操身后事,孰有大于禪代?遺令諄諄百言,下至分香賣履、家人婢妾,無不處置詳盡,而無一語及禪代事,是實以天子遺子孫,而身享漢臣之名。操心直為溫公剖出。’今《魏志》所載遺令,寥寥數(shù)語,其分香賣履,處置家人婢妾皆無之,裴松之注亦不載,豈所見有別本邪?”盧弼按語云:“魏武遺令,陳志僅摘錄關系軍國數(shù)語,觀陸機序,見魏武遺令,慨然嘆息傷懷者久之,則當時自有全文,后乃散見各書,非溫公所見有別本也! 陳壽比陸機大三十余歲,是否看到過遺令全文,不詳。也可能以為分香賣履之事太猥瑣,只錄軍國大事。陸機卻是看到過全文的,時在晉惠帝元康八年(公元298年),他任著作郎時游秘閣見到,距曹操之卒已七十余年,但他在《吊魏武帝文》中所引的也是摘錄的,約只十七八句。今天我們能看到的遺令全文,只有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所錄,他是從《北堂書鈔》、陸機文、《太平御覽》等上面匯集的,是否為遺令全文,已不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陸氏兄弟的眼福:陸機既在洛陽看到曹操的遺令,陸云又在銅雀臺看到曹操父子的遺物,時間約在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中書侍郎巡視時,云與機書云:“一日案行并視曹公器物,床薦席具,有寒夏被七枚,介幘如吳幘,平天冠、遠游冠俱在。嚴器方七八寸,高四寸余,中無鬲(隔),如吳小人嚴具狀。刷膩處尚可識,梳枇剔齒纖皆在,拭目黃絮二在,有垢黑,目淚所沾污!热鐓巧龋ㄑ┥纫嘣。書箱,想兄識彥高書箱,其似之。筆亦如吳筆,硯亦爾。書刀五枚,琉璃筆一枚,所希聞。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七月七日,劉婕妤折之,見此期,復使人悵然有感處。器物皆素! 這封信是兄弟之間隨意而寫,所以文字拙樸,如同口語。二陸本是吳人,吳亡入洛,所以信中多處以吳中之物來比擬。嚴器即妝具,信中說“如吳小人嚴具狀”,不知當時的妝具,小人(兒童)另有一套,還是指兒童玩具?剔齒纖,當即今之牙簽。這些東西上的污垢淚痕,卻還殘留著,陸云居然觀察得這樣仔細,仿佛當做文物來鑒賞。[參見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 《太平御覽》引王羲之《筆經》,說象牙筆、琉璃筆只是為了美觀,卻不實用,因為作書之筆需要輕便。陸云信中又提到景初三年,這是魏明帝年號,那么,這些遺物中還混雜著文帝曹丕的東西,此劉婕妤當也是文帝姬妾,她于七月七日之折琉璃筆,當是因感傷而故意折斷,所以陸信有“見此期”云云。 曹操生前,原是要銅雀諸姬為他守臺望陵,結果如何,且讓我引一則《世說新語·賢媛》篇:“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戶,見直侍并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云:‘正伏魄時(當指月夜)過!虿粡颓岸鴩@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不臨!边@一故事,《世說》所以列于《賢媛》篇,也便是對卞太后的表彰。而文帝之病,自因縱欲之故,故為卞太后罵成禽獸不如。文帝比卞氏早卒,所以下葬時卞氏憤而未去。 到明帝時,曹爽“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fā)才人五十七人送鄴臺,使先婕妤教習為伎”(《魏志·曹爽傳》)。曹爽是曹氏族人,比曹丕小一輩,所謂“先帝才人”,則是指曹丕姬妾。 二帝仙去,風云已變,然而銅雀春深,曹家依然有人上臺作樂。由魏入晉,眾芳搖落,陸云所見到的只有這些遺物,憑吊之余,函告其兄,家書之中別有鄉(xiāng)心,這一點也是大可玩味的。
《三國談心錄》,金性堯 著,北京出版社,2015年9月 《三國談心錄》圖書簡介 本書對三國前后一些著名的人物和事件進行了點評,包括“曹操心事”“三國風云”“絕代美女”三大部分。作者史力深厚,根植于“論從史出”的傳統(tǒng),所談又多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念}目,于細微處著墨,卻總能涉筆成趣,評品古今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