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wǎng)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fā)布指南2019,隨州網(wǎng)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wǎng)標(biāo)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biāo)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3657|回復(fù):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guān)于“回家的路”

[復(fù)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4-10 09:43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回家的路”這個題目,是個大眾題目,寫的人很多啊,在“文悅?cè)Α笨吹絻纱巍R韵率俏乙郧八鶎懙摹?br /> 21世紀(jì)的中國人有家不能回,不是因為戰(zhàn)亂背井離鄉(xiāng)而是為了活著異地謀生。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同60年代的文革一樣是一個劫是一個坎,沒有人能逾越歷史的局限和無奈。 回家雖然是種本能,但是凡事和錢扯上關(guān)系,一切不是問題的問題都要打個問號了。從小到大,我們離家越來越遠(yuǎn),卻發(fā)現(xiàn)越來越難回去了,仿佛有一雙無情的手將我們分開,這雙手就是制度、權(quán)利。小時候放學(xué)小跑就一溜煙回去了,初中呢周末才能回家,每到星期六上午的時候,老師就不敢上課,同學(xué)們課前唱歌也格外嘹亮、興奮,我將騎著老爸的舊永久自行車回家,停在雜草叢生的破舊車棚里已經(jīng)癟胎了。高中呢,一個月回一次家,而且是一天,睡一覺就走了,大學(xué)就不用說了,半年回去一次,除了寒暑假,我們沒有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了,我們離他們越來越遠(yuǎn),也感到陌生,生活經(jīng)歷的斷代讓人感到陌生。特別是在外打工了,舍不得錢,一年回去一次,試問兄弟們已經(jīng)30挨邊的人還有多少年見家人???有時候理由很光鮮,剩下錢做大事用,其實都是自私自利而已,當(dāng)貪欲沒有滿足、親情也喪失的時候才會讓人痛哭流涕。因為計較就是打算盤,忽略了感情也不是靜止不變的,F(xiàn)在留守兒童增多,父母在外將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空白和缺憾,恐懼孤獨的他們不知道將來長大后怎樣看待父母的選擇,怎樣評價這段犧牲全民幸福的歷史呢? 未來不容假設(shè),當(dāng)不影響大局,能回就回吧,一輩子不長,何況災(zāi)禍不斷、癌癥肆虐。





家是少時依戀,青年時想逃離,中年時想回歸的地方。無盡的孤獨和漂泊感告訴我:回家去吧。

我想回家,我想感受四季的變化。在鄉(xiāng)下,四季變化是分明的。在鳥兒啾鳴的春天,老樹吐露新芽,春風(fēng)和煦地吹拂著大地;到了夏季,粉色荷花亭亭玉立在池塘里,荷葉上滾動著青蛙留下來的水珠,一切都欣欣向榮地生長著;進(jìn)入秋季,枯黃的樹葉打著卷兒從樹上飄落,陣陣蕭瑟的秋風(fēng)襲過寬廣的原野;到了冬季,大雪常常在某個不經(jīng)意的夜晚下起了,大地白茫茫的一片,站在樓頂遙望雪景,頗有一副蒼茫大地“誰住沉浮”的豪邁。

我想回家,我想陪父母嘮家常。自從外出打工以后,日子變得越來越匆忙了,但仔細(xì)一想,什么名堂也沒忙出來。夜深人靜時,我感覺自己是無家可歸的小孩。我多想搬張椅子坐在他們旁邊,聽他們聊東家長、西家短,盡管父母已經(jīng)很少提起我們小時的往事,但每每聊到過去的日子,總有一種熱淚盈眶的親切感。父母平日也很忙,下雨時、冬天的爐火旁,洗衣時、裝滿干花生的簸箕旁,才能得空聊聊天。即使回家過年,父子、母子之間嘮下實心家常的時間也少,忙于場面式的拜年,忙于小家瑣碎的事?锤改妇褪强醋约旱奈磥,人老怕孤獨,沒有時間就多打打電話吧。

我想回家,我想吃母親做的飯菜。父母老了,米飯不知不覺煮得又爛又軟,蔬菜也炒不出色了,雖然我不嫌棄,可有時還要抱怨飯菜太難吃,過后我又很后悔,自己這么大做過幾次飯給父母吃?我們吃著父母做的飯菜長大,這種熟悉而平常的飯菜,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卻令人想念,這世上只有母親做得出來你記憶中的味道,要珍惜啊。

我想回家,想看看妻兒。我恨自己陪她們太少,這種遺憾感隨著歲月年復(fù)年的消逝變得越加沉重。記憶的斷層讓我內(nèi)心不安,我無法短時間內(nèi)接受“突然長大”的她們。我想逗她們笑,也想陪她們玩玩過家家的游戲,其實每個成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孩子啊。電話里,孩子們又說又笑,好像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摸,我望云而嘆,才知她們遠(yuǎn)在天涯。妻子在操持中,容顏漸漸老去,沒有先前那么靈光了,在無數(shù)個異地相隔的日子里,我們是生活在兩個世界里的人,熟悉而又陌生。

我想回家,我想在田間地頭走走。狹窄、垮塌的田埂,讓我有些難以辨認(rèn)自家田地了。我想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減輕一下他們肩頭的勞累。我多希望用勞動的汗水,再次錘煉我我孱弱的身軀,哪怕僅僅是烈日將我曬得黝黑。

任何時代生存都是第一位的,當(dāng)溫飽不保的時候,兒女情長只能放到腦后。每到春運(yùn),列車滿載著來往的農(nóng)民工,這場面讓讓我想到了電影《1942》年逃荒的場景。我們這樣匆忙地奔向一個未知的去處,割舍情感的一切,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錢,是為了活命的錢。掙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是讓我們堅強(qiáng)的理由,當(dāng)掙不到錢的時候,我們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之中。沒有錢,身家性命不保,沒有錢,親情也陷入危機(jī),這是一個講實際的年代,“論跡貧家無孝子”、“貧賤夫妻百事哀”,都是因為沒錢。也許只有堅實的經(jīng)濟(jì)基礎(chǔ),才能支撐起家庭、婚姻的大廈。

在老家的父輩們其實也過得艱難,老了種不動地了,種的糧食只夠保本,沒有生活來源。在市場化推進(jìn)的過程中,農(nóng)村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tài)被打破,除去大米、小菜能自給以外,其余樣樣要花錢。在兒孫滿堂的年紀(jì),按理說老人正是享輕福的時候,可是無數(shù)兒女根本無暇顧及老人們。無奈之下,老人們越來越多地加入到試龍蝦、下黃鱔、幫小工的隊伍中,也許只有拼了老命才能活下去;夭蝗サ泥l(xiāng)村,看不到未來的城市,讓人不禁要問,改革幾十年了,怎么“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呢?

1491788234211.jpg (38.26 KB, 下載次數(shù): 70)

1491788234211.jpg

1491788236107.jpg (40.04 KB, 下載次數(shù): 53)

1491788236107.jpg

1491788237987.jpg (84.47 KB, 下載次數(shù): 67)

1491788237987.jpg

1491788240618.jpg (29.96 KB, 下載次數(shù): 65)

1491788240618.jpg

1491788241777.jpg (22.7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1491788241777.jpg

1491788242866.jpg (37.1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1491788242866.jpg

1491788244382.jpg (100.06 KB, 下載次數(shù): 53)

1491788244382.jpg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金幣 +15 貢獻(xiàn) +15 收起 理由
釵待時飛 + 15 + 15 贊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7-4-10 1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7-4-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釵待時飛 于 2017-4-10 12:38 編輯

文文以情動人,讀著讀著,我的眼眶濕潤了。家是一個溫暖的字眼,想回又不能回的無奈和痛苦,只有經(jīng)歷過人才會寫出這么感人的文字。
添加優(yōu)秀圖章,支持你。
如果你把帖子再修改一下,或許就更好了。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fā)表于 2017-4-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釵待時飛 于 2017-4-10 12:39 編輯

我以前也打過工,感同身受。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4-10 12:46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釵待時飛 發(fā)表于 2017-4-10 12:35
文文以情動人,讀著讀著,我的眼眶濕潤了。家是一個溫暖的字眼,想回又不能回的無奈和痛苦,只有經(jīng)歷過人才 ...

這是兩篇合起來的

來自隨州網(wǎng)APP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7-4-10 15:58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寫的真好,真感人。

來自隨州網(wǎng)APP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7-4-10 16:46 | 只看該作者
高中呢,一個月回一次家,而且是一天,睡一覺就走了,大學(xué)就不用說了,半年回去一次,除了寒暑假,我們沒有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了,我們離他們越來越遠(yuǎn),也感到陌生,生活經(jīng)歷的斷代讓人感到陌生。
這段話感同身受,現(xiàn)在最痛苦的事就是和父母無話可說,除了幾句問寒問暖的話,就再也沒什么共同語言可言,有時也想想也是一種悲哀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7-4-10 17:04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很實用的文章,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7-4-10 18:36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清心可以 發(fā)表于 2017-4-10 16:46
高中呢,一個月回一次家,而且是一天,睡一覺就走了,大學(xué)就不用說了,半年回去一次,除了寒暑假,我們沒有 ...

我也是一樣打電話說的少,唉

來自隨州網(wǎng)APP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7-4-10 19:50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寫作水平?jīng)]得說的,但其內(nèi)容本人不得狗同,其一現(xiàn)在的社會好的狠。不能與文革相比,那是特殊時期的知青背井離鄉(xiāng),那是帶有一定強(qiáng)制性的。其二你說社會有個無形的手把你和父母分開,你不要把你的境遇等同大多數(shù),你不出去也可以過呀,本地這么多人沒出去還不是過的騷好。既然出去了又怕這又怕失去那,干脆把一家老小都帶出去不就好嗎?你在諷刺我們的社會,有能耐,地球這么大,你可以去你愿意的社會沒人攔你。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分為二的有得有失,沒有完美的世界,沒錢絕對的只有相的,我們要相信唯物主義。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4-10 20:05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大堰坡 發(fā)表于 2017-4-10 19:50
樓主寫作水平?jīng)]得說的,但其內(nèi)容本人不得狗同,其一現(xiàn)在的社會好的狠。不能與文革相比,那是特殊時期的知青 ...

我所寫的,只代表個人或者某一共同群體的看法。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fā)表于 2017-4-10 20:46 來自手機(jī) | 只看該作者
太長了  沒看完

回復(fù)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合作伙伴|手機(jī)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lián)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wǎng)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2-6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