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文章——《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之一
過年
作者:厲一媼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過大年),是厲山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一進(jìn)入冬天,人們就開始作過年的準(zhǔn)備,特別是家庭主婦就忙得不可開交。除了腌制魚肉之類(可參看美味佳肴)外,還要腌制蔬菜,大白菜、蘿卜(蘿卜片、蘿卜絲、蘿卜。、韮菜、紅辣椒等,腌這些菜雖然不光是為了過年而過年,但這些菜在過年的餐桌上卻很受歡迎。還要趕制過年穿的衣服、鞋子(女鞋有的還要繡花)襪子(襪子也是用布縫制,后來有了線襪子還要納襪底上在襪子上),過年全家人必須每人一身新(家庭條件差點(diǎn)的最少是小孩子)。還要把過年的花生、瓜子、豆子(黃豆、蠶豆、綠豆、卜果豆)都買回來,到了臘月二十以后,什么柴、炭、米、面、油、香、蠟、紙、炮、煙、酒,走親戚的禮物等都要陸陸續(xù)續(xù)備齊。
二十三、二十四是過小年(我們厲山不知是怎么分的,有人二十三過,有人二十四過),過小年的晚上要備辦酒肴敬司明老爺(灶王爺)。在灶門口跪在拜墊(過去用稻草或龍須草編的圓形的專門用于磕頭的墊子)上燒香紙和灶炸,香紙上還要撒米、茶葉等物,口中念念有詞,求司明老爺上天美言等,然后再三拜九叩,謂之送灶。到三十晚上再重復(fù)一次,謂之接灶。 小年一過,就要開始用沙炒花生、瓜子、豆子了。花生不用洗也不用泡,瓜子要用鹽水淹制曬干,蠶豆則要用開水泡皺皮后把水漓干,放幾天才能炒,這樣炒的豆子才可以個個炸開口。只是二十八的不能炒,有炒七不炒八,炒八動刀殺之說。炒過之后還要粘“糖果”(不是現(xiàn)在的水果糖);有粘米子糖的(就是把糯米蒸熟陰干搓成一顆顆再曬干,粘糖時用沙把米子炒開,那時沒有爆米花機(jī))有粘花生糖、芝麻糖和面糖的,粘糖就是把這些東西炒好后,再把麥芽糖(俗稱打糖)放到鍋里化開、然后把這些東西按比例(糖多了咬不動,糖少了粘不。┮来畏诺藉伬飻嚢,稍冷后盤條切塊就成了“糖果”。大多數(shù)人家還要打豆腐,打豆腐時取點(diǎn)豆油、豆條、澆點(diǎn)千張過年又多幾碗菜。然后就要開始動炸鍋了。動炸鍋時先炸素的,后炸葷的。先炸麻葉(就是把和好的面搟成很薄的片,再切成棱形的小塊,可以放糖,也可以放鹽)和想炸的所有吃的東西,接著就是炸圓子、炸三鮮、最后炸紅燒肉。除此以外,還要趕洗所有的衣被、擦洗所有的家具、打揚(yáng)塵、糊頂棚(那時住的瓦房子,瓦縫里進(jìn)雪、進(jìn)灰),總之是搬家式的大掃除。最后還要發(fā)面蒸饃饃、壓米酒。那么多的事情都集中在這幾天做好,差不多都是不分日夜。
二十九(月小二十八)的晚上就要開始做年飯了。我們厲山的規(guī)矩年飯是三十的天不亮就吃,也有中午和晚上吃的,極少。所以必須提前把所有的準(zhǔn)備工作做好,吃年飯要算是全家一年最隆重最豐盛的一餐飯了,因?yàn)槠綍r沒有這么多好吃的,只有過年才做這么多好菜。吃年飯時不管冷不冷一定要用炭發(fā)火盆,以示紅紅火火。一定是全家團(tuán)圓,再就是把所有的好吃的都做出來,而且必須有青菜和圓子(喻健康和團(tuán)圓之意),吃飯之前還要斟酒、燒香、燒紙,先敬祖先,然后才依序而坐,開始品嘗一年一度的美味佳肴。還有規(guī)矩,魚最好是不吃,至少不能吃完,喻年年有余(魚),晚輩先敬長輩的酒,然后就是杯咣交錯,歡聲笑語,互致祝福。
吃完年飯,就要準(zhǔn)備過年了。要把家里的衛(wèi)生作最后的徹底打掃,女主人還要把來不及做完的針線活像衣服鞋祙之類趕緊完工,過年要穿(為了這些,有人甚至要熬好幾個通宵)。還有一件要緊的事:要叮囑大家特別是小孩子千萬不要說鬼、死、背時、折本等不吉利的話。說到折本的“折”,厲山地區(qū)的人非常忌諱,舌頭叫賺頭,姓佘說姓賺,因折、舌、佘同音。如是說了鬼或要死等話,家里來年就會死人(時有碰巧)。比喻喝酒或喝茶喝夠了一定要說有了,千萬不能說我不喝了或喝夠了,因?yàn)閰柹皆捄扰c活同音?傊且f吉祥和祝福的話。還有就是初一的不準(zhǔn)動剪子和針,三十晚上這些東西都要收起來。
下午三、四點(diǎn)以后就開始貼對子(春聯(lián))了。若是有欠別人錢的人,吃罷午飯就把對子貼上了,因?yàn)橛幸?guī)矩,貼了對子就不能上門討債了。說到對子,我國的對聯(lián)文化可是世界首創(chuàng)。從五代十國的后蜀主孟昶過年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開始,算起來有一千多年。對聯(lián)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學(xué)藝術(shù)形式,不光是對仗工整、格律嚴(yán)謹(jǐn)、平仄協(xié)調(diào);且種類繁多,內(nèi)容更是豐富多彩、美不勝收(可查對聯(lián)大全)。對子分大門、堂屋門、寢室門、廚房門的(對聯(lián)的內(nèi)容有區(qū)別),大門上除了門框上貼的對聯(lián)和橫批外,還要貼門神。還要寫好多豎寫的四個字的簽子,貼在堂屋的墻上。象:人口清吉、百無禁忌、老少平安、萬事如意等;還有出方簽:出方大利,門上還要貼開門簽:開門大發(fā);院子的是:滿院春光;廚房的是:煙火長春,司明老爺兒(灶門口)的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雞籠上的是雞鴨成群或六畜興旺。這些簽子是年年固定要貼的。我們厲山人過年寫對子除了按聯(lián)書和皇歷上的春聯(lián)寫,還有自撰的;也有借貼對子抒發(fā)心情的;六幾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好多工廠下馬、學(xué)校停辦,住在上街的朱學(xué)義讀了大學(xué)回家沒有工作,在街道辦的企業(yè)里彈花軋面,那年他貼的對聯(lián)是:湖北隨縣厲山鎮(zhèn);彈花軋面我為人。還有住在姚家巷子的一個人對現(xiàn)實(shí)有抵觸,貼了一付對聯(lián):三九等閑過;春來我不知。門聯(lián)的書法更是精彩紛呈;楷書、隸書、草書簡直象是書法比賽。當(dāng)然也有內(nèi)容和字寫得不成的;還有人連上聯(lián)下聯(lián)就分不清貼反了的。我覺得過年貼對子是一個展示人的文化品位的機(jī)會。我從會認(rèn)字起就喜歡過年時專門看人家的對聯(lián)。
過年沒有深淺,叫做有幾大個魚,就翻幾大個浪。因?yàn)橐话愕募彝ザ疾皇呛芨辉#杭掖罂陂煕]有資產(chǎn)的、窮家小戶的多得很。有的人辛苦一年省吃儉用,這也舍不得吃,那也舍不得用,積積攢攢,為的就是能過上一個好年(我家就屬這類)。還有的人拉賬扯賬也要盡量把年節(jié)過周全。實(shí)在是走投無路,只好聽天由命了。解放前有的人沒有棉衣服或棉衣少一家人擠在破被子或稻草里避寒的;還有人的棉袍子和長布衫白天是衣服,晚上就是被子,叫作“日當(dāng)藍(lán)衫夜當(dāng)被”;拖棍子討飯的都有。故那時富人過年是“太倉一粒粟”。窮人過年叫“過坎”。
我們厲山人不管你住的房子多大多小,都要有一間堂屋,堂屋里要放神柜,神柜上要供家神(家神就是一張長方形的大紅紙,中間寫有天地君親師位的大字,左右寫有九天司命、歷代宗祖的小字,兩邊就是一副對聯(lián))。并擺有銅制的香爐、蠟臺和磬(有的香爐是陶瓷的)。過年時還要在神柜上上供品:有專門做的供饃(小的、上面抹紅)、用紅顏色煮的雞蛋等。除過年外,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婚慶、壽、誕等都要在這里燒香磕頭。
天黑后小孩子們就要打著燈籠在外面放鞭炮、放煙花,有的新衣新鞋新帽已經(jīng)換上了。孩子們玩困了就要睡覺,大人們要守歲;一家之主(男主人)就要在家神前燒香、磕頭(三拜九叩)敬祖先。幾柱香以后大概四更天氣左右就要出天方(就是把香蠟紙炮拿到外面去祭天),出了天方回來就要把火盆的火加旺;準(zhǔn)備好煙和茶;再把花生、瓜子、豆子、麻葉、糖果等用盤子擺好;等拜年的人來了好招待客人。就開始拜年了。家里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并說一些吉祥祝福的話。然后就出門向所有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拜年,并根據(jù)親疏長幼確定禮品的輕重與否,一一相互登門祝賀:恭喜發(fā)財(cái)、一年一道……,有小孩子的,到誰家去了就要把吃的東西往小孩的口袋里塞;有的還要給壓歲錢。那時有歌謠:拜年拜年,花生上前,豆子兩把,糖果好甜。記得我小時候總是天還不亮,我父親就牽著我的手挨家挨戶給別人拜年。住在街上的,初一最好,初二初三也可以。拜年還有講究,中午過后,就不能拜年了,否則別人就會說:心不虔,拜夜年。住遠(yuǎn)了的親戚就要根據(jù)時間了,過去拜年是半個正月。
過年時還有採蓮船、玩獅子等拜年的。從初一的上午開始,各路民間藝人(周邊農(nóng)村象黃家塆、何家畈、三道河等)就開始在大商鋪、各社會團(tuán)體、有名望的人家等(后來就是各單位安排的獅子、船到各級政府、各機(jī)關(guān)和軍屬家)拜年了。玩釆蓮船一般是三個人,即一個坐船的(坐船的就是把船用帶子掛在脖子上,多為漂亮女子)一個拿竹桿撐船的(男女不限),還有一個船婆子?xùn)丝拼驕啠有的加兩個挑一對花籃的漂亮姑娘。再配上鑼鼓家什。主要形式為唱祝詞并夾以鑼鼓家什伴奏和行船表演,拜到誰家門前,都要準(zhǔn)備煙、茶之類招待,還要燃放鞭炮助興,走時還要意思意思(送點(diǎn)吃的或錢),有的還留吃飯。在我的記憶中,扮婆子的都是男性,耳朵上掛兩個朝天吼的紅辣椒,手里拿一把舊蒲扇,樣子非;蓯。有放鞭炮的專門往船里面丟,這時他手里的蒲扇可起了大作用了。唱腔是固定的,唱詞有的是先編好了的,有的是見什么唱什么,總的是要唱吉利、恭維和好聽的。一般是,樂隊(duì)中一人領(lǐng)唱:我們的船哪,所有人合唱:呀喲!領(lǐng)唱:跑得快呀,合唱:呀呵嗨,領(lǐng)唱:××門前,合唱:呀畏兒喲!領(lǐng)唱:把年拜呀!合唱:劃著。下面再合:呀喲,呀呵嗨,把年拜呀劃著。加上鑼鼓伴奏,既歡快又熱鬧。還有一種就是民歌賣花的唱腔。不管是哪種唱腔,領(lǐng)唱的人都要有好口才和即興發(fā)揮的能力。
玩獅子的是兩個人,前面一個人兩手擎著獅頭身上披著獅衣,一個人在后面彎著腰抓住前面的一個人當(dāng)獅尾,也有很多高難度的動作。玩獅子的鑼鼓家什是專用的,他的鈸和鑼非常大,鑼鼓經(jīng)也很專業(yè),聽到的是司司策、司司策、司司策司策司策聲音。 過年期間還有很多燈節(jié),聽老人講:正月初三、初九、十五、十九、二十九等都是燈節(jié);有一些燈節(jié)還要玩燈。不是每個燈節(jié)都玩,最少要玩一到三次,正月十五最為隆重。玩燈必須是晚上,只有晚上才能體現(xiàn)出“燈”來。首先是龍燈,由于中國人對龍的崇拜,認(rèn)為龍是神,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神圣無比。所以玩龍燈有很多講究;聽老人說:農(nóng)歷不閏月的年份龍身是十二節(jié),閏月的年份是十三節(jié),再加上龍頭龍尾。龍燈出動前還要到河里去燒紙燒香“請水”,有了水龍才走得順(解放后就沒有那些講究了)。龍燈玩到誰家門口誰家都要向龍口里撒米、茶葉之類的東西。龍身的每節(jié)里面都有燈,是厲山人自己特制的一種蠟,不容易熄滅。插在玩龍燈人手柄上的插銷里,舞龍時既不燒著龍衣,看上去整條龍又是亮的,再襯上黃色的畫有龍鱗的龍衣,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龍就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早年玩燈的人都是在西門口祖師殿門口集中,到后來由各系統(tǒng)各單位組織玩燈的時候就是在鎮(zhèn)小(正月十五學(xué)校放假)集合。從西門口經(jīng)姚家巷子到十字街走正街出南門樓。晚上玩燈的情景我依稀記得:走在最前面是一個人拿著一根鏈子或繩子兩頭拴著象火球一樣的東西象玩雜技一舞動著在前面打場,兩邊都是燈籠火把。緊接著就是由龍珠領(lǐng)頭的龍燈(龍燈只有一條),龍燈后面是獅子,獅子有雙人的,還有一個人玩的小獅子,后面還有:各式各樣的釆蓮船、拉犟驢(就是做紙馬人的做一個驢子,不要腿,中間一個洞,用帶子掛在人的身上,下面用布幔幔起來,化妝成一男一女,女人扮作騎驢的,男人扮作牽驢的)、蚌蛤精(做一對大蚌殼背在由男人化妝成漂亮女人的背上,蚌殼可開可合,一個扮成白鶴:頭上扎一個很長的白鶴脖子和嘴,胳膊上還裝有翅膀;還有一個漁翁,寓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之意)、回娘家的花車(用竹子和紙一個獨(dú)輪車的樣子,沒有輪子,前面一個拉的,中間一個坐的,后面一個推的坐車的女子打一把花傘,邊走邊轉(zhuǎn))、踩高翹的,還有吹嗩吶的。還有玩板凳燈的(板凳燈就是在板凳上綁上蠟,由兩個人各抓住板凳的兩條腿舞動,也有很多技巧)。再后面就是各種花燈了,花燈有金魚形的、蓮花形的、青蛙形的、馬形的,還有走馬燈。除此之外,家家門口還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正如民歌“五哥放羊”里唱的:“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紅燈”一樣;一些大商鋪象厲新、榮豐和,還有十字街的幾個鋪面都點(diǎn)有氣燈(一種靠充氣燃燒汽油的掛燈,相當(dāng)于200瓦的燈泡);滿街是燈火輝煌,鼓樂喧天。玩燈的隊(duì)伍是邊走邊玩;那龍燈伴隨著哈哈吼的吆喝聲和咚咚咚的鼓點(diǎn)聲,舞得是上下翻騰如行云流水;玩獅子的更是使出各種本領(lǐng)和招數(shù),還有人把桌子板凳拿來讓玩獅子的從上面住下翻跟頭的;釆蓮船、拉犟驢、蚌蛤精也是各人按各人的套路表演;踩高翹的是扮的某一個戲劇的人物,非常漂亮。踩高翹也有難度,兩條腿必須不停的走動才能保持平衡,跟騎自行車一個道理。總之是玩燈的是花樣百出,精彩紛呈?礋舻氖悄坎幌窘,歡聲不斷。后來十五的玩燈又改在白天,白天就不用點(diǎn)蠟和燈籠火把。白天玩燈看玩意的人更多更熱鬧。方圓幾十里的“農(nóng)友鄉(xiāng)親”想來的都會來看燈。于是鎮(zhèn)上的人幾乎家家賓客滿座。除了以前玩的所有玩意外,還有紐秧歌的秧歌隊(duì);秧歌隊(duì)都是年輕女子穿著彩衣,腰里系著又長又寬的彩帶,伴著搶、搶、七搶七、搶搶七搶七搶七的鑼鼓聲歩調(diào)(十字歩)整齊,彩帶飛舞。還有打連響(大概一米長的竹桿,兩頭鑿眼,穿上銅錢或鋼圈)的,有雙連響和單連響,邊走邊打邊舞,銅錢和竹桿之間就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響聲。再就是平臺,平臺是一個裝有輪子能推動的小戲臺。上面是小孩子妝扮成各種劇目站在上面,什么“樓臺會”、“天仙配”、“回荊州”等。平臺很多,各個單位都爭奇斗巧。還有局,局是做一個有輪子的架子,中間豎有一根很長的木桿子(固定),頂上站一個穿戲裝的小孩(有安全措施)。玩燈隊(duì)伍浩浩蕩蕩,走一段停下來玩一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出了南門口也快中午了,玩燈的人也累了,大家陸陸續(xù)續(xù)地散去,玩燈結(jié)束。從大躍進(jìn)開始到文化大革命那些年好像沒有玩燈。打倒“四人幫”以后又玩過幾次,可惜那些老藝人死的死,老的老,多年沒玩一些東西都失傳了,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到了現(xiàn)在可能更沒人操心那些玩意兒了。
請客也是過年的一部分。春節(jié)期間,親朋好友、鄰里同事之間還要互相請客吃飯,叫作“接春客”。有俗話叫拜年拜到正月尾,待客待到二月頭。今天我請你們,明天你請我們;總之是輪流作東、禮尚往來。特別是老親至戚,年年如此。請客吃飯有很多講究,首先是坐席,那時都是方桌,桌子擺在堂屋里,靠神柜一方為上席,上席還有主次,以左為大,就是首席。對面是下席,左右是末席,隨便坐,八個人一席。誰坐上席,誰坐下席,誰坐兩邊,主人必須根據(jù)長幼尊卑安排妥當(dāng)。順序大致是外祖父母、舅父母、表親、第一次上門的客人、新人、姑父母、姨父母,再就是根據(jù)地位的尊卑或年齡大小,總之是非常復(fù)雜和麻煩,稍有不慎就得罪了人,也有人因席位安排不當(dāng)而心里不高興的。也有人不知道上下席一屁股坐在首席上,別人叫他換個地方坐他還說:我坐在這兒悶好而鬧笑話的。做菜也有規(guī)矩:有八盤兩暖鍋(或碗)、十盤四暖鍋、也有辦十大碗的,也有八個盤一個火鍋的(就是用小火爐放到桌子中間上面坐一個銅馬勺),應(yīng)該都是葷菜,小菜盤和碟子另外。菜辦得越多越好越風(fēng)光。喝酒,吃菜都有講究,每一次端酒杯和拿筷子必須是帶東的人(有的是主人、有的是指定一個人)請了才能動,主人請到吃那個盤里的菜客人才能吃,吃一口趕緊把筷子整齊地放到桌子上等下次主人再請時再吃。那時請客男客和女客還要分開請。那時還有一個順口溜可以說明當(dāng)時的習(xí)俗:請男客不請女客,五十個頂一百;衣服搭滿架,圍子(馬桶)咵不徹。女客必須謹(jǐn)守規(guī)矩,寧可不吃飽回家再吃也不能失了禮數(shù)讓人談講(也有不怕的)。還有一個規(guī)矩,就是桌子上的魚最好不吃,魚要“余”下。
請客吃飯是最能顯現(xiàn)主人的人品、家境和持家本領(lǐng)的;《增廣賢文》上說的“一出茶湯便見妻”就是這個意思。菜肴的豐盛程度和廚藝,色、香、味如何,餐具的成色、衛(wèi)生狀況,主人的言辭和態(tài)度等無不為客人所關(guān)注。有的人待客是傾其所有,真心實(shí)意,盡善盡美,怕被別人瞧不起或是得罪了客人下次別人不來了。帶東時酒盡量讓客人多喝,菜盡量讓客人多吃,如果剩的菜太多,還耽心是不是自己做的菜味道不好,下次要改進(jìn)。有的人則不然,請客只是因?yàn)槎Y數(shù)不能少,我請了你,你一定要還席,你請了我,我也不能不還席,反正我就這樣,你愛吃不吃,隨便。弄幾盤菜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是剩的或是放了好久的。表面上裝作很熱情,心里卻是怕別人吃了他的東西,帶東時筷子剛伸到某一個盤子,他的手又縮了回來,搞得客人吃又不是,不吃又不是。聽說有的人還把瘦肉、香腸之類的菜用線串起來放到盤里,叫你只看不吃。人上一百,各種各色;不光是待客,日常生活中也一樣。有的人說起話來仁義道德,做的事卻是狗屁胡說。別人只是礙著親戚或朋友的面子與你虛與委蛇,骨子里卻是一萬個瞧不起。我認(rèn)為人還是誠懇實(shí)在地做人為好,因?yàn)檎l都不傻。 【內(nèi)容索引】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一
過年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二
二月節(jié)和清明
神農(nóng)節(jié)
端午節(jié)及其他
七月節(jié)
中秋節(jié)
重陽節(jié)
年尾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三
種田人的今昔
女工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四
婚俗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五
喪俗 《我的故鄉(xiāng)厲山鎮(zhèn)》民風(fēng)民俗 之六
趕情答禮
附一:
故鄉(xiāng)的“俗話”和“坎子”
前言
俗話說
厲山人談的“坎子”
厲山人的方言成語 附錄:成語的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