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隨州網(wǎng) 首頁 文化 隨州史話 志史 查看內容

湖廣方輿紀要之隨州篇

2013-12-26 00:00| 原作者: 隨天隨地| 查看: 103983| 評論: 0|發(fā)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德安府屬州一 縣五 ∕ 直轄縣:安陸縣附郭 云夢縣  應城縣  孝感縣 德安府 \ 屬州:隨州——轄縣:應山縣      隨州西北至德安府百八十里。西南至安陸府四百六十里,西至襄陽 ...





◇德安府屬州一 縣五
                    ∕   直轄縣:安陸縣附郭 云夢縣  應城縣  孝感縣
      德安府    
                   \    屬州:隨州——轄縣:應山縣

  

    隨州西北至德安府百八十里。西南至安陸府四百六十里,西至襄陽府三百五十里,北至河南唐縣四百里,東北至河南信陽州二百四十四里。

    《禹貢》:荊、豫二州境。春秋隨侯國,后屬楚。秦屬南陽郡。兩漢因之。三國魏屬義陽郡。晉初因之。太康中,分置隨國。劉宋泰始五年,改為隨陽郡,尋曰隨郡沈約《志》:晉置隨國,初屬荊州。宋孝建元年,屬郢州。永光元年,度屬雍州。泰始五年,還屬郢。元徽五年,度屬司州。自此改隨陽為隨郡。齊梁因之。西魏置并州于此,尋改曰隨州,而隨郡如故。隋初,郡廢,州曰隋州。大業(yè)初,改置漢東郡。唐武德三年,復為隋州。天寶初,亦曰漢東郡。乾元初,復舊。宋仍曰隨州亦曰漢東郡。又乾德五年,升州為崇義軍。太平興國初,諱義,改曰崇信軍。元因之,屬德安府。明洪武初,以州治隨縣省入,又改州為縣。十三年,復置隨州編戶十八里,領縣一。今因之。

    隨州北接黽厄,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重地!蹲髠鳌吩唬簼h東之國,隨為大。楚武王經(jīng)略中原,先服隨、唐,而漢陽諸姬盡滅之矣。蓋楚服隨、唐而蔡、鄭始懼焉。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守于此。說者謂:隨州,出義陽可以兼潁、汝,出南陽可以規(guī)伊、洛,而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又其地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于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宋失中原,長淮以外,即為敵境。議戰(zhàn)議守,未嘗不切切于隨州。馬氏貴與曰:隨州因山為郡,巖石隘狹,道路交錯,自棗陽至厲山九十九岡,有括囊之勢,易入而難出云。

    ○廢隨縣今州治。秦置隨縣,屬南陽郡。漢因之。王莽地皇三年,新市將王匡等攻隨,平林人陳牧等聚眾應之,是也。更始初,封胡陰為隨王,國于此。后漢仍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尋為隨國治。劉宋改縣曰隨陽,尋復曰隨縣。自是州郡皆治此。隋、唐因之。宋紹興以后,徙治無常。元至元十三年,即黃仙洞為州縣治。明初,廢縣入州!冻且乜肌罚弘S故城在今州南,元徙今治。今州城,明初所筑,周三里有奇。弘治十三年,增修,尋又筑堤鑿濠,環(huán)城為固。嘉靖三十七年,又于郭外作磚城以防水災,且御盜賊,高丈余,周十里。

    唐城位于隨州西北八十五里。春秋時唐侯國,后為楚昭王所滅,其地屬楚。秦為隨縣地。漢為上唐鄉(xiāng),屬舂陵縣。莽地皇三年,下江兵王常等破荊州兵于此。晉置厥西縣,屬義陽郡。宋、齊因之,置下氵差戍于此。后魏正光中,侵梁,破下氵差戍,亦置厥西縣,并置義陽郡治焉。尋復入。梁太清末,湘東王繹與岳陽王相攻,西魏將楊忠自穰城救于襄陽,至義陽,太守馬伯符以下氵差城降,即厥西也。西魏因改厥西為下氵差縣,并置肆州于此。尋改州曰唐州。后周又以均、款、鄖、歸四州省入,仍曰唐州,而義陽郡如故。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下氵差縣曰唐城,屬隨州。大業(yè)末廢。唐開元二十六年,分棗陽縣地復置唐城縣,屬隨州。宋因之。元廢。今為唐城鎮(zhèn)。

    平林城位于隨州東北八十里。漢隨縣地。王莽地皇三年,關東人陳牧、廖堪起兵,號平林兵!端(jīng)注》:漳水南經(jīng)隨郡平林故城西,俗謂之將陂城。晉置平林縣,屬義陽郡,后廢。宋末,改置西平林縣,屬隨郡。齊屬東新安郡。梁置上明郡。隋初,郡廢,縣屬隋州。唐武德八年,縣廢。

    土山城位于隨州東北五十里!读杭o》:中大同二年,遣土州刺史桓和會軍趨懸瓠!端逯尽吩疲毫褐谬埑部h,土州治焉,領東西二永寧及真陽三郡。后周廢三郡為齊郡,改龍巢曰左陽。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隨州。十八年,改縣曰真陽。大業(yè)初,改為土山縣。唐初,省入隨縣。又土山東有石武廢縣,亦梁置,屬真陽郡。后周屬齊郡,隋屬隋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宜城縣。大業(yè)初,廢入土山縣。其東南又有阜陵廢縣,亦梁置。后周改為漳川縣。隋屬隋州。大業(yè)初,亦廢入土山。○闕西廢縣,在州東二十里。宋析隨縣地置闕西縣,屬隨郡。齊因之。梁置曲陵郡,西魏改厥西為下氵差,因移置厥西縣,兼置厥西郡于此。隋初,郡廢。大業(yè)初,并廢厥西縣,入隋縣。

    順義城位于隨州北八十里。蕭齊置北隨安左郡。梁改北隨郡。西魏改為南陽郡,又析置淮南郡,領厲城、順義二縣,兼置翼州,尋改為順州。隋初,郡并廢。大業(yè)初,州廢,改厲城縣為順義縣,以舊順義縣并入焉,屬漢東郡。唐廢。又安化廢縣,在順義縣西北,西魏置,屬淮南郡。隋開皇初,屬順州。十八年,改為寧化縣。大業(yè)初,亦廢入順義縣。     
     

    安貴城位于隨州西三十里,梁置定陽縣及北郢州于此。西魏改縣曰安貴,又改州為款州,尋廢州為涢水郡,別置戟城郡及戟城縣,郡復廢,改戟城縣曰橫山。隋開皇初,并廢涢水郡,縣屬隨州。大業(yè)初,又以橫山縣并入安貴縣。唐廢。今為安貴鎮(zhèn)。又有洛平廢縣,在州東北百五十里,西魏置。隋開皇十八年,改曰上明縣。大業(yè)末廢!端逯尽罚荷厦骺h有鸚鵡山。今山在州東北百五十里。

    光化城在州東南三十里,本楚子城也!蹲髠鳌坊赴四,楚子伐隨,軍于漢、淮之間。蓋筑城于此,以逼隨也。蕭齊置安化縣。西魏改新化縣。后周改光化縣。隋因之,屬隋州。唐光化縣亦治此。宋熙寧中,始改置光化縣于襄陽,而隨州之光化縣遂廢。今為光化鎮(zhèn)。
    平昌城,在隨州西。齊建元二年,魏人入寇,司州蠻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主荀元賓擊破之,是也。又清騰廢縣,在州西南。梁置梁安縣,又置崇義郡治焉。后周廢郡,尋改置遂安郡。隋開皇初,郡廢。七年,改縣曰清騰,屬郢州。大業(yè)末,縣廢。近《志》云:州境有崇業(yè)郡城,當即崇義矣。又云:州北百二十里有魯王城。不知所據(jù)。

    大洪山隨州西百二十里。山高險,四面陡絕,上有田疇,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湖旁有龍斗崖及泉石諸勝!端(jīng)注》:大洪山,在隨郡西南、竟陵東北,盤基所跨,廣圓一百余里。涢水出于其陰,亦謂之涢山。劉宋元嘉二十一年,諸蠻作亂,涢山之蠻最強,沈慶之討平之。宋靖康間,避寇者嘗依此山立寨柵自保,賊竟不能破。又端平二年,蒙古攻洪山,宋將張順等擊破之。今亦見安陸府京山縣,蓋境相接也。又《州志》:涢山,在州西南七十里,以涢水經(jīng)其下而名。

    厲山隨州北四十里。相傳神農(nóng)起于此。神農(nóng)號厲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厲鄉(xiāng),即春秋時厲國也!蹲髠鳌焚沂迥,楚人伐徐,齊師、曹師伐厲以救之,即此。唐興元初,江西節(jié)度曹王皋遣將伊慎等圍安州,李希烈遣其甥劉戒虛等赴救,皋別將李伯潛逆擊之于應山,擒之。又擊走希烈將康叔夜于厲鄉(xiāng),是也。《荊州記》:山有二穴,神農(nóng)所生,謂之神農(nóng)洞。其支山曰仙人山,旁有雞頭垛。又有棋盤山、塔兒山之屬,環(huán)列山旁。《九域志》:自棗陽至厲鄉(xiāng),道路交錯,號九十九岡。今岡在州西北百八十里!跺居钣洝罚簠栢l(xiāng)西有塹兩重,塹中有神農(nóng)宅,宅中有九井。舊《志》:厲山在州西北百八十里!
    大義山在隨州北百五十里,周百里,今桐柏山系。相傳魏晉置義陽郡,以山名也。其北五十里又有太平山,山最峻,為東北諸山之宗。或以為胎簪山,即淮水所出,北流至桐柏縣云。

    青林山位于隨州東南七十里。茂林遠望,蔚然而青,亦名青山。元末,徐壽輝倡亂于蘄水,隨州人明玉珍集鄉(xiāng)兵屯于青山,結柵自固,既而降于壽輝。今山北有古寨。
    隨城山在隨州南七里。山勢橫亙,如城郭然。州因以名。山南有三阜,形如爪,一名三爪山。
    獨崇山隨州西南又有獨宗山,山高峻,為涢川眾山之宗。又大猿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亦名大狐山。《志》以為即張衡《南都賦》所云天封大狐者。再西南八十里亦有大狼山,又十九里山,在隨州南百二十里,山有寨,本名石臼山,以長亙十九里而名。

    三鐘山位于隨州東北五十里。山有三堆,狀若覆鐘,俗名團山。王莽地皇三年,嚴尤、陳茂破下江兵,王常等收散卒入蔞溪,略鐘、龍間,眾復振,破莽荊州兵于上唐。鐘,即三鐘山;龍,石龍山也。盛弘之曰:永陽北有石龍山,今在應山縣蔞溪;蛟灰嘣谥荼,今湮。
    栲栳山,在隨州西北二百里。《水經(jīng)注》謂之黃山,州境之大山也?绾幽咸瓶h界,其相接者曰廣山,一名晃山。又蓬甑山,亦在州北。正德中,官軍敗賊趙風子于此;蛟簧皆谥輺|。

    涢水在隨州西!端(jīng)注》:水出大洪山,東北流,折而東南,經(jīng)隨縣西,又經(jīng)隨縣南而東南注,下流入安陸縣界。又府河是也。
    均水在隨州西四十里,出大洪山至州東南四十里,入涢水,后周有均州,蓋以水名。

    氵差水在隨州西三十里!吨芏Y·職方·豫州》:其浸波氵差!蹲髠鳌非f四年,楚人除道梁氵差,營軍臨隨!端(jīng)注》:氵差水出隨縣西北黃山,南經(jīng)亦有厥西縣西,又東南涢水入焉。李吉甫曰:氵差水,在隨城西四十里。今氵差水出栲栳山,東南流,至州北百十里,有魯城河流合焉。南流至唐城鎮(zhèn),又東南流至安貴鎮(zhèn),入涢。
    漂水出桐柏山之陽,東南經(jīng)厥西縣,又東南流,入于涢?谒謻|南入于府河。
     氵厥水,《志》云:出太平山,南流至唐城鎮(zhèn)東,故厥西縣因以名。流經(jīng)州西,名扶恭河,一名浮纓河。又東南至州西北三里,為兩河口,入涢。

    浪水隨州南四十里。出大猿山,東流至廢光化縣,入涢水。又石魚河,在州城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鹗ニ,在州西八十三里。武水,在州西南六十里。皆環(huán)繞州境,合于府河。

    五水關隨州東北百八十三里。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關!鸪錾降辏谥菸鞅卑侔耸。又州西北九十里有梅丘鎮(zhèn),又西北有合河店,與唐縣鎮(zhèn)俱有巡司戍守。《志》云:州北二百余里有李家壩,接壤河南,每為寇盜出沒之所。隆慶中增設官兵于此,與出山店等處相為應援。萬歷初,議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處俱離州二百余里,當河南、桐柏、信陽等州縣連界之沖,為流寇必由之地,先年議委官兵戍守,而權輕力弱,請?zhí)碓O州佐于界牌鎮(zhèn),庶幾可專事防捍。因移李家壩戍守于界牌鎮(zhèn)。其地南去州二百二十里。

    鐵嶺寨隨州西八十里。又州西北二十里有青林寨,北八十里有天王險寨。正德中,劉丙擒賊于此。○麻張新寨,在州東北。明初,鄧愈克隨州,討平麻張新寨及信陽珍瓏寨、光州石腦山寨。蓋其地皆相接也。

    沔陰戍在隨州西南百里。晉時置戍于此。咸康五年,庾亮議遣諸軍羅布江沔,以為伐趙之規(guī)。既而石虎將夔安等南寇,敗晉軍于沔陰,陷沔南。蓋其地皆近沔水,因名也。胡氏曰:沔陰在沔水南。或曰:非也,在沔水東耳!鹜艏业辏谥菸鞅辫噼嵘较,其相近者又有道人林諸處,皆有徑道,可達河南唐縣,為寇賊突犯之所。

    應山縣隨州東百三十里。南至府城百八十里,北至河南信陽州二百有五里。漢為隨縣地。梁置永陽縣及應州。隋大業(yè)初,廢州改為應山縣,屬安陸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應州。七年,州廢,縣屬安州。宋初因之。嘉定中,改屬隨州。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入隨縣。十三年,復置,屬隨州。今編戶十里。

    吉陽城縣東南九十里。蕭、梁置平陽縣,僑置汝南郡治焉。西魏改郡為董城,改縣曰京池。后周武成初,置氵州治此。尋州郡俱廢,縣屬鄖州。隋大業(yè)初,改縣曰吉陽,屬安陸郡。唐仍屬安州。宋開寶中,省入應山縣。
    平靖城,在縣北五十里,西魏置平靖縣,又置平靖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應州。大業(yè)初,廢入應山縣!吨尽吩疲嚎h東七里有云公城,又縣東百里大城山下有古城,亦曰大城。建置未詳。

    宋安城在縣東北。劉宋分義陽郡立東隨左郡。大明八年,省為宋安縣。齊亦置宋安左郡,屬司州。后魏南司州有宋安郡,治樂寧縣。武陽關在其境,兼領東隨縣。隋開皇九年,改東隨曰禮山,尋以樂寧縣省入,仍屬義陽郡。唐武德四年,析應山縣置禮山縣,屬應州。八年,廢州,以禮山縣仍并入應山。

    應臺山在應山縣治東南。亦曰應山,因以名。其形方平,一名印臺。又石龍山,在縣北三十里,蜿蜒如龍。又北十里曰興安山,有古寨,一名兜鍪山,旁接百雁山。又高貴山,在縣北六十里,一名大龜山,西接平靖關!吨尽吩疲簯街哔F山、隨州之栲栳山,孝感之黃茅嶺皆險峻相埒,為郡境之要害。與信陽三關形勢聯(lián)絡,上接襄、鄧,下連光、黃,《圖經(jīng)》所謂天下之中絡,楚北之要害也。

    吉山應山縣東南五十里。有南吉、北吉二山,亦名吉陽山,故吉陽縣蓋在其南。又孔山,在縣東三十里,上有風洞,一名洞山,下有孔山坡。正德中,賊趙燧走死于此。又東三十里曰覆手山,一峰五澗,狀如覆手。
    禮山,在縣東八十里。梁禮山縣蓋置于山下。又東二十里為大城山。

    四望山縣西北百里。山高聳,登望則四遠皆見,因名。唐建中二年,山南東道梁崇義拒命,發(fā)兵攻江陵,至四望山,大敗而還,即此。又縣西北四十里有鐵城山,四望如鐵,山北有寨。
    花山,在縣北百里,與信陽州接界。其北二十里曰仰天洼,四高中坦,中有平田二百畝。又縣東北七十五里有龍爬山,其相接者為牛心山,上皆有寨。又縣東北八十里有松子山,地名新店,與孝感縣接界,亦戍守處也。

    壽山縣西南五十里。山之南接安陸縣界。又蔽山,在縣南五十五里,亦與安陸縣接界!吨尽吩疲嚎h西六十里有將軍山,在馬坪港北。又西南有峰子山,上有古寨,水經(jīng)其下,合涢水。
    塔兒岡,在縣北三里。又有望城岡,在縣東五里。嘉靖中,縣令王朝遂議云:城外四山環(huán)繞,塔兒岡、楊通岡、應臺山等處尤高平近縣,登之可窺城中虛實。是也。

    白泉河在縣東三十里。自孔山懸流而下,流入于氵水。又汶水,在縣城西北,源出高貴山,南流經(jīng)此,又繞城南而東?h東三里又有東河,一名方家河,流合焉。又東南合于白泉河!
    漢東河,在縣西四十里。又有大洪河,在縣西南三十里?h西南六十里有馬坪港,其上流皆匯諸山溪之水,下流合為涢水,入安陸縣界,注于涢水!吨尽吩疲嚎h有竹港,水出壽山下,經(jīng)縣西南七十里倉頭渡,合涢水入安陸縣界。

    天井澗縣東二十里。深一丈,廣八尺,兩山夾峙,泉流其中,冬夏不涸,流合汶水。澗北舊有平康寨,宋人避兵于此,賊不能犯。

    平靖關縣北六十里,即古黽厄也。西北去信陽州九十里。又百雁關,在縣北九十里,即古直轅也,亦曰黃峴關,亦曰九里關,北去信陽州九十里。又武陽關,在縣東北百三十里,即古大隧也,亦曰禮山關,西北至信陽州百五十里。即所謂義陽三關也。明正德中,流寇入境,三關皆為要地。嘉靖中,增設官兵,置鎮(zhèn)于平靖關南,與信陽官兵協(xié)守,為保障之計!吨尽吩疲何潢栮P,一名行者坡,亦謂之行者關。嘉靖中,縣令王朝遂言:縣東崇山峻嶺,武勝關、黃土關、土門沖、草市沖、九女巖等處隘口,皆盜賊出沒之處,行者關尤為要害。比年流賊劫略,皆由行者關入。假令賊先據(jù)此,下瞰邑城,勢若建瓴矣。請增設官兵巡司于此控御,庶為得策云。蓋諸關寨皆險固,而行者尤要也。詳見河南重險黽厄三關。

    黃土關縣北百里,東北至信陽州六十里。又武勝關,在縣東百二十里。
    鳳見關在縣東北二十里!吨尽吩疲撼S续P見此,因名。又恨這關,在縣北九十里,亦與信陽接界,有巡司。

    黃陵寨縣東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曰平康寨。又鍋底寨,在縣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興安寨,于諸寨中最為險峻。又牛心寨,在縣東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鴉狐寨。又縣東北八十里,有婆婆寨,相傳昔時女人聚眾避兵處。又有鐵城、龍爬等寨,俱見上。
    廣水店,在縣東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二郎畋。又井子鎮(zhèn),在縣西五十五里,皆正德中官兵敗賊處。又有太平鎮(zhèn),在縣東二十五里。

    附見:

    隨州守衛(wèi)千所在州治東,隸安陸衛(wèi)。洪武初,分守于此。

湖廣之形勝,在武昌乎?在襄陽乎?抑在荊州乎?
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何言乎重在荊州也?夫荊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陽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強,及鄢、郢亡,而國無以立矣。故曰重在荊州也。夫武昌者,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漢置江夏郡、治沙羨。劉表鎮(zhèn)荊州,以江漢之沖,恐為吳侵軼,于是增兵置戍,使黃祖守之。孫策破黃祖于沙羨,而霸基始立。孫權知東南形勝必在上流也,于是城夏口,都武昌。武昌則今縣也,而夏口則今日之武昌也。繼孫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孫氏之轍矣。故曰重在武昌也。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

說隨州者謂:出義陽可以兼潁、汝,出南陽可以規(guī)伊、洛,而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又其地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于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宋失中原,長淮以外,即為敵境。議戰(zhàn)議守,未嘗不切切于隨州。
=========================

是否可以這樣曰:
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以楚北言之,則重在隨州


路過

雞蛋

雷人

握手

鮮花

最新評論

講述
百姓家史——淅河鐵橋上空的槍聲(四)
城東舊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歷經(jīng)一年多漢口孤兒院的艱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時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鐵橋上空的槍聲(三)
第三章 母子漢口逃難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現(xiàn)實,及鄉(xiāng)鄰們各種共產(chǎn)黨革命傳聞,給寄居外婆家的母親一...
百姓家史——淅河鐵橋上空的槍聲(二)
開篇以〖淅河鐵橋上空的槍聲〗為題.以兩個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節(jié)點為引,寫【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專欄
個人專欄建設中…
隨網(wǎng)文化頻道近期將推出個人專欄,歡迎推薦或自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