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民間飲食文化:淅河鎮(zhèn)商業(yè)繁華,歺飲業(yè)也較有特色,那時候每日天尚未亮,街上早點的叫賣聲不絕于耳,‘油炸散子5分錢一把’、‘豬肉煎餅子1角錢一個’的叫聲,令那些醒后饑腹如鼓的孩子們在床上大驚小鬧地嚷著。夜晚街上的汽燈、煤油盞燈燈火通明,門店里窩中熱氣騰騰。有叫響一方的‘雷宗漢的羊肉面’用上好羊肉羊油加上特制捎子菜,令人吃后回味無窮,掛念回腸。崔聾子的‘鱔魚湯’,用細米粉加黃花、熟面皮筋、鱔尾、精粉、胡椒等煮熬稀糊狀,令人喝著有爽口和胃、淳厚濃辣的味道,留在胃中不禁慢慢品味。特別是名號為‘’龔席子扛面饃’‘更是叫響隨應(應山)一方,來淅河的每位商客必尋訪該饃飽嘗一頓,并帶回作贈品;此饃選用‘’過四道百目篩子‘’的精面,加上發(fā)酵三次的米酒糟作膨發(fā)面曲,持久地揉和使之成抓起來面泥不斷筋為止,揉面須半小時以上費時費力,然后上蒸籠蒸至成‘’澎松不開裂、掂著有份量、捏著綿貼掌、松后復原狀、撕下如紙張‘’的特性,要做成這乳白膨松、香甜入口的‘’酒香饃‘’,就全憑揉面與火候掌握的功夫,沒有花上幾年的功夫就蒸不好此饃,所以也叫它‘功夫饃’,是淅河飲食一大特色名品。
另外有黃聾子〈黃會智〉的’豬油餅子’,都是選上等豬精肉千揉百煎,慢慢膨化成酥香可口,咬散千層柔入口的品質。還有那裝著上好五花肉的周氏瓦罐肉<煎藥土罐>,疊起一座金字塔狀用碳火慢燉,讓熱量一層層地由下上傳,并上下輪番地燉燒著,噗哧著料香肉潤之味不禁令人口饞。
黃三喜的抄手面<混飩>,黃啞巴的火燒饃都是令人難以忘舍的名號小吃,也為淅河鎮(zhèn)小吃文化增添豐富的內涵。
淅河鎮(zhèn)小吃飲食文化,在老牌號開創(chuàng)的以‘’精品辦店、以質取勝‘’的諄諄教誨下曾輝煌一時,但后來由于歷史變遷,個體戶被社會集體合作化辦店所代替,一些名師也相繼離世且后繼乏人,使之特色小吃漸之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當時雖有集體合作店支撐,但終究敗在用功及用料上;那曾經令人期盼的一份份香酥爽口、甘厚入心的早點,靠的是一種堅守、一種守恒古法的傳承,否則失去生存的根基。
八,淅河民間文化活動項目:淅河民間文化表演項目在隨州范圍內廣泛存在,如舞龍燈、耍獅子、劃旱船、拉犟牛、魚夫斗蚌蛑精、扭秧歌、出會臺等等在此僅簡單略述,以表尚存植于民間。
淅河鎮(zhèn)歷史文化較為豐富,有很大的包容性。由于商貿發(fā)達匯入四面八方的文化元素在此融合,產生了一些代表當?shù)匚幕胤枺哂泻啒、實用、開放、包容的文化特點。如中西風格相融樣式的小樓、天主教教會落地生根、各地商號商會安心地在此扎根興業(yè),反映當時淅河鎮(zhèn)有較好的開放包容性。淅河鎮(zhèn)各種商號及名號小吃都做到了精誠實在、口碑生存的經營理念而傳響一方。這些都是給予我們較豐富詳實的精神文化遺產,需要我們永遠銘記。
以上是本人對淅河鎮(zhèn)歷史文化拾遺補漏的簡略歸述,由于自己水平能力有限加之一些歷史見證人漸之老去,故有許多歷史出處還不盡詳細,考證也欠周全。望一些有志者參與這份工作當中來,望深知本鎮(zhèn)歷史的知賢者能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以后修改。在此我深表感謝!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生于我斯、長于我斯的故鄉(xiāng),讓我們翻開自己絢麗的歷史,感謝過去,迎接末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