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47528897892.jpg (112.6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晶淇在橫店古裝戲里的演出的角色。供圖/晶淇
浙江省東南部的橫店,在1996年因謝晉導(dǎo)演的歷史巨片《鴉片戰(zhàn)爭》一舉成名。如今橫店已然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也是中國唯一“國家級影視產(chǎn)業(yè)實驗區(qū)”,曾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
橫店吸引了天南海北、形形色色對演繹事業(yè)有著無限憧憬的年輕人,群演是大眾對他們的稱呼,他們還有一個名字叫“橫漂”,像重慶姑娘晶淇一樣注冊的“橫漂”有6萬多人。
“從2015年到現(xiàn)在,我在橫店生活了三年演了三年戲,看到過輝煌,現(xiàn)在也感受到了冷清。”12月初,晶淇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剎那芳華,回到現(xiàn)實是她對橫店的理解。
15447528909232.jpg (35.26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戲里幫女一號裸替的晶淇。供圖/晶淇
裸替
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的晶淇是一個典型的重慶姑娘。
2007年中專畢業(yè)后,晶淇在一家國企做汽修技師,“女孩子做技師挺少,廠里沒有人管你喜歡不喜歡的!
2015年5月,盡管領(lǐng)導(dǎo)告訴晶淇只要轉(zhuǎn)正就可以拿到一兩千的工資,晶淇還是決定辭職,懷揣著夢想,帶著2500元的家當(dāng)來到了橫店。
“想來橫店,和我從小喜歡看電視劇有很大關(guān)系。家里人不讓看,我就偷著看,覺得如果自己生活在電視里多好!本т縿偟綑M店時,也沒什么計劃,就是想過想要的生活。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橫店成為群演的過程并不復(fù)雜。拿到暫住證、辦好本地銀行卡、本地電話卡,就可以到演員工會進行注冊。像身份證一樣,每一位群演都有自己特定的13位編號,前四位是出生年月,中間三位數(shù)是身高,最后6位是演員編號。
13位的編號也成為副導(dǎo)演獲取演員信息的第一關(guān)。
“我們有微信群,會有人在群里發(fā)通告。我們管他們叫做群頭,資源都在他們手里!本т扛嬖V上游新聞記者,在橫店,女演員的顏值和身材是收入高低的標(biāo)準(zhǔn)。
“起初,我在橫店每天賺200元,要是這個月活少,下個月連生活費都不夠。我這樣的外貌,選角色的人覺得演妓女和太太等成熟嫵媚的角色比較適合!本т恳贿呎f著一邊展示著手中的劇照。
2016年,橫店影視城迎來了二十周年,這一年也是橫店高峰時的表現(xiàn):這座近10萬人口的小鎮(zhèn),涌入了227個劇組和50多萬人次的演員。
15447528909653.jpg (80.78 KB, 下載次數(shù):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一個劇組在橫店拍劇。攝影/時婷婷
晶淇的機會來了。
2017年初,晶淇想改下自己的命運,花了一個月工資請“風(fēng)水”師父改了現(xiàn)在的花名,希望籍新的名字帶來好運。
“改名以后我的運氣似乎就真的好了起來,戲多了,薪酬也翻倍了。這一年,橫店的群演人數(shù)達到了頂峰,每個人都有戲拍。我是特約演員,拿過最高的薪水是幫女一號做‘裸替’,那場戲我拿到了5000多塊錢!本т空f,聚眾的妓女角色、大尺度替身,“別人不愿意干的你干,自然能多賺點錢!
2017年夏天過后,晶淇已經(jīng)在橫漂里小有名氣。
在橫店,特約演員分大、中、小三等。2016年至2017年間,大特每月收入過萬,中特在7000元左右,小特也能拿到5000多元。
“來橫店3年了,這段時間明顯能感覺到這里劇組少了,人也少了!本т肯蛏嫌涡侣動浾弑硎,以前每月都能接到四五個小角色,現(xiàn)在每月也有一到兩個。原來的演員工會,每天都很熱鬧,沒接到戲的人會到那里等劇組挑人,現(xiàn)在明顯冷清不少,搶戲就像搶紅包一樣。
晶淇還聽說那些沒戲拍的“新橫漂”,有的已經(jīng)在床上躺了半個月。
“我認(rèn)識的一些人,當(dāng)初都是為了來演戲,現(xiàn)在他們陸續(xù)離開了。沒有劇組就沒有機會,有的轉(zhuǎn)去到象山、無錫去拍戲了?赡懿粫貋砹恕!本т康恼Z氣里透著無奈和迷茫。
15447528909630.jpg (145.84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晶淇在橫店古裝戲里的演出的角色。供圖/晶淇
價錢
橫店萬盛步行街,每晚9點到11點是一天當(dāng)中最熱鬧的時候,也是群演們結(jié)束工作后的主要活動場所。
上游新聞記者看到,這里經(jīng)常有留著長發(fā)、長胡須的男生,或者穿著另類時尚的女生走過,有時還在一些直播、演出附近停留一會,“這就是橫店群演的特點!
一位留著長發(fā)的男生表示,“我每月都要到杭州去買一些新衣服,賺來的錢基本都花在了衣服上!
晶淇說,表面光鮮的“橫漂”,生活其實并不如意。
橫店的“老橫漂”和“新橫漂”差別很大,演員工會的權(quán)利也很大。橫店有自己的規(guī)則和門道。
橫店演員工會公布的演員工資標(biāo)準(zhǔn)是這樣的:普通演員:50元一天,8小時一工。超時后每小時5元,其中24點—5點期間拍攝,10元一小時。群特:100元一天,10小時一工。超時后一小時加10元,超過12點有過夜費,即一小時加10元。有剃頭、戴孝、裝死人等另外付費。特約群眾演員小特/前景:無臺詞或者有幾句短臺詞,200元起每天,16小時為一工。中特:有小段臺詞,200-500元一天,16小時為一工。大特:每天500至1000元以上,有大段臺詞的可以達到2000以上。跟組演員:2500-3500元/月。同時特別強調(diào)演員工會提10%。
所有“橫漂”必須服從角色安排以后才能進劇組拍戲,除非本人與劇組有更為直接的聯(lián)系,否則發(fā)現(xiàn)群演“接私活”,最嚴(yán)厲的處罰是直接封殺。
“跑個中特、大特,甚至角色,都要給工作室、中間人、副導(dǎo)演回扣。這已經(jīng)不是潛規(guī)則而是明規(guī)則了。比如一個400元的特約,你先返200元給對方。我親眼見過姐妹為了這事和副導(dǎo)演鬧翻!本т空f,她曾幫一位導(dǎo)演系的朋友發(fā)了一個800元的通告,很快就有人在她的微信下評論:看看人家小劇組開800一天,再看看橫店,500返300。事后,晶淇將此事發(fā)在了自己的貼吧上,并評論說,“這就是橫店,這就是劇組,這就是現(xiàn)實!
晶淇說,“以前景氣的時候大家都忙著拍戲,也沒有人過多計較。限古令和稅收風(fēng)波后,橫店的劇組少了近四成,群演難得接到一次戲,還要被扣回扣,算下來每個月收入2000多,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
15447528912659.jpg (104.94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晶淇在橫店古裝戲里的演出的角色。供圖/晶淇
2017年,橫店影視城景區(qū)接到游客為1264.52萬人次,相較于2016年的1286.22萬人,下降1.71%,首次出現(xiàn)了負(fù)增長。2018年1至9月,橫店接到游客數(shù)量同比下降2.87%。
劇組也在減少。橫店影視城官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每周拍攝劇組不足40個,且多以網(wǎng)劇為主,而往年同期,開機劇組每周平均在60到80個。
今年8月,為了抗議群頭不按規(guī)矩在微信群里派活,而將資源留給相熟演員的行為,和收取群演回扣的問題,群演們發(fā)起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抗議。演員工會承諾處理,但卻遲遲不見整治,群演們開始在16個微信群里聲討,還驚動了橫店集團的高層。
“靠接戲過日子,有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本т空f。
15447528912314.jpg (106.41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晶淇在視頻直播里向粉絲推薦衣服。供圖/晶淇
夢想
“橫漂”們的故事,都是好奇心驅(qū)使他們一路來到橫店。在這里,群演和演員的差別就兩個字:“人走”是對群演說的,“開始”是對演員說的。
成為院線大片的主角是每一個“橫漂”的最終夢想,但努力不一定能帶來成功。每天很多人來,也有很多人走,“10年才出一個王寶強。”
2018年國慶,隨著《延禧攻略》《如懿傳》的網(wǎng)絡(luò)熱播,寂靜已久的明清宮苑做起了相應(yīng)IP宣傳,景區(qū)里拉起了彩帶,掛起海報做了官宣,期望能吸引游客、吸引劇組。
刷完國慶客流量后,橫店再次冷了下來。如今,秦王宮、春秋唐園、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等,這些以古裝場景著稱的拍攝基地已門可羅雀。
與景區(qū)的冷清相比,橫店萬盛街的夜晚卻越來越熱鬧!皺M漂們”都知道,“萬盛街晚上人越多,說明劇組越少!
在橫店做直播,依托著橫店的名氣,靠粉絲和打賞維持生計,已成“橫漂們”從群演轉(zhuǎn)型的日常工作。
晶淇的演繹生涯經(jīng)歷過剎那的芳華后,又回到了現(xiàn)實。
“其實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戲就少了,沒戲拍的時候我就出來做直播。還簽了橫店的一個經(jīng)紀(jì)公司,每月三四千的底薪和禮物提成。就和現(xiàn)在的他們一樣!蓖砩9點多,看著在風(fēng)中穿著單薄毛衣做直播的女生,晶淇說。
晶淇和幾名“橫漂”組建了團隊,開始轉(zhuǎn)型做短視頻,“我們做的短視頻屬于劇情類,我負(fù)責(zé)寫劇本,其他人配合演出。跑戲也跑出了一些經(jīng)驗。有時拍視頻我們也會花錢請群演來演戲,也算是做投資。”
除了拍短視頻,她們還會通過賬號直播,向粉絲推薦衣服、首飾和彩妝等,“直播賣東西已是我們主要的創(chuàng)收途徑,我在網(wǎng)上賺的比演戲要多。”現(xiàn)在,晶淇還在嘗試自己設(shè)計、制作演出服裝。
直播+做衣服+演戲,已是各占晶淇生活的三分之一。
15447528915886.jpg (59.85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14 16:56 上傳
橫店演員工會。攝影/時婷婷
晶淇的轉(zhuǎn)型在橫店并非個例,“老橫漂”們憑借著在橫店的關(guān)系和經(jīng)驗,大多開始做起了自己的生意,“新橫漂”們有的干了保安,有的做起了外賣小哥。就連《我是路人甲》的演員徐振賓也有著另一個身份——塊頭最大的貼膜師傅。
“有次我們邀請一個外賣小哥來演短劇,他告訴我,他其實也是橫店的群演。沒戲拍的時候就送外賣!本т空f,在橫店的江湖里,你可以做夢,但也要時刻認(rèn)清楚自己。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橫店演員工會注冊演員有6萬多人,但截至目前,常駐的只剩5000多人。
“等我生完孩子,我還會回橫店。我還想繼續(xù)接戲,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本т空f,“橫漂”們都有個一個成為“演員”夢想。
即使現(xiàn)實和夢想差距很大,但橫店卻是群演們離夢最近的地方。
上游新聞見習(xí)記者 時婷婷 發(fā)自浙江橫店
|
來自隨州網(wǎng)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