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二問:前幾周在ONE上看到了一篇“被暖男暖的時候,暖男在想什么?”,很好奇怎么樣的人可以被稱為暖男,僅僅是會關(guān)心、體諒他人嗎?
@傅踢踢 答熊二:
我有個朋友,大學(xué)里結(jié)識了新男友,甜甜蜜蜜。男生體貼入微,凡事顧及她的感受,用時興的話講,是暖男。出國歸來,男生送她一條名牌項(xiàng)鏈,卻給媽媽捎了一塊廉價手表。朋友特別開心,問我是不是找到了真愛。我說,只是眼下的你對他比較重要罷了。
我沒有出口的意思是,從對媽媽的態(tài)度來看,男生真正愛的是自己。當(dāng)如膠似漆的新鮮感褪去,名牌項(xiàng)鏈也會成為廉價手表。這段感情里,他只是扮演了形象大使,有意無意地以“暖男”的面貌示人。其中未必有惡意,但粉飾的完美并不足取,也難以長久。
后來,朋友和男生分手了。據(jù)說是男生主動提出的,臨別也沒有多少遺憾。我相信,這段感情里,兩個人都動過真心?膳昧艘粫r,到底敵不住歲月的拉鋸。
納蘭詞有一句頗為知名:“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庇嵌嗲槿,愈是容易薄情。所謂情深不壽,既是不必奢望的寬慰,也有一層細(xì)水長流的勸勉在。很多人不懂,以為天雷地火的愛最動人,過早地燃盡了情感的燈燭。
眼下,暖男被過度放大了。為女生開車門是暖,飯桌上添酒布菜是暖,探病時來一句“開門”,更是浸潤肺腑的溫存。相應(yīng)地,暖男的派系里衍生出一些戲謔的說法,譬如對一個人暖叫暖男,對很多人暖叫中央空調(diào)。甚至有極言說,暖男無非是“云備胎”。
這不免言過其實(shí)。但我們的確更關(guān)注暖的行為,忽略了暖的本質(zhì)。
朋友和我分享過一次經(jīng)歷。飯局上,有個滔滔不絕的男生,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之后去酒吧聊天,聽到駐唱歌手來了一曲《如風(fēng)往事》,男生忽然緘默,當(dāng)晚再沒有講過話。
歌的起頭,李宗盛和盧冠廷各唱了一段。李宗盛唱的是:“往事像一場夢,將我的心輕輕觸動。從前的我沒法懂,人生的路怎會困難重重!北R冠廷的粵語歌詞則是:“踏過的路里,交織著笑聲與眼淚。起跌的半生,輾轉(zhuǎn)添喜與悲。”
起初覺得男生矯情,后來想想,這未必不是一種暖。往事不可諫,有故事的人,不止會擺出姿態(tài),也可能將暖流深藏心底。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若是無緣,至少還有掛念和牽絆。
換句話說,暖男不光是和大人在一起像大人,和小孩在一起像小孩,和狗在一起像狗。暖男也是心有所系,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看一個人是不是暖男,聽其言而觀其行,不僅憑人前的行止,更要靠獨(dú)處時的樣子。
尤其在“我會愛你,你會愛我,只是因?yàn)榧拍钡哪甏,理想的暖男首先是?dú)立的人,懷抱對命運(yùn)的洞察,有“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寬廣胸懷。
暖男不止是噓寒問暖或者恩愛纏綿。最關(guān)鍵的是,相處的時候,始終能和你好好說話,愿意換位來理解你的歡喜和悲傷。哪怕不在身邊,一想到他,也會覺得安全、踏實(shí)。
有獨(dú)立的品格,有寬厚的肩膀,有不打擾的溫柔,也給人時時刻刻的安心。這才是我眼中的暖男。
(責(zé)任編輯:郭佳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