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蘇州吳中區(qū)的吳女士,手機上突然收到了一封支付寶發(fā)來的短信,短信內(nèi)容顯示,吳女士的花唄當天消費了一萬元,可自己根本沒有購買任何東西,難倒是被電信詐騙了?吳女士趕緊報了警。吳女士回憶,由于自己開一家店,每天都在店里忙工作,從來沒有外出進行大額消費,自己的手機也從來沒有丟失過,也沒有外人使用過自己的手機,這錢怎么花出去的呢?吳女士懷疑,有人盜取了自己的賬號,進行詐騙。
吳女士稱,自己的支付寶花唄額度少了一萬多。
循著吳女士提供的線索,民警找到了這筆一萬塊錢的轉(zhuǎn)款對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收款人是一家慈善機構(gòu),設(shè)置顯示,吳女士開通了每個月都定期轉(zhuǎn)款1萬元的選項。
15653103141541.jpg (33.5 KB, 下載次數(shù): 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0 15:44 上傳
民警表示,經(jīng)過調(diào)查,這筆錢是捐獻給了一個叫向陽花少兒助醫(yī)基金。同時經(jīng)過核實,該少兒基金是一個正規(guī)的幫助因為家庭困難看不起病的小朋友的慈善基金。
15653103148667.jpg (34.72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0 15:44 上傳
吳女士表示,她沒有捐一萬塊錢這個意向,同時自己也沒有這個經(jīng)濟能力。
民警表示,正常情況下騙子只會把錢轉(zhuǎn)到自己的口袋,不可能拿去做慈善。警方基本上排除了網(wǎng)絡(luò)詐騙的可能性。
既然吳女士自己沒有進行過這筆捐款操作,同時也排除了他人盜取資金的可能性,民警就讓吳女士仔細回憶一下,還有誰曾經(jīng)用過這部手機。
正值暑假,吳女士經(jīng)常將6歲的女兒帶在身邊,由于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女兒玩,吳女士就把手機給孩子消磨時間。
15653103143164.jpg (39.79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0 15:44 上傳
原來,吳女士平時有在支付寶上捐步數(shù)收能量的習(xí)慣,而且她的支付寶本身開通了免密支付,才讓6歲的女兒,在不需要輸入密碼的情況下,開通了捐款。
15653103157056.jpg (39.26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0 15:44 上傳
江蘇冠文律師事務(wù)所律師笪文倩表示,如果吳女士想要撤銷這一捐贈行為的話,必須滿足兩點情況。第一,如果她能舉證這個操作行為是她6歲的女兒來做的,從民法上來說,6歲的兒童是屬于一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她的所有的法律行為都需要得到監(jiān)護人也就是吳女士的確認。如果吳女士對她女兒的行為沒有追認的話,那么這就是一個無效的民事行為。該基金會就應(yīng)當對這筆捐贈款項予以返還。如果吳女士認為這個行為是她本人誤點的,可能會存在民法上規(guī)定的重大誤解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吳女士能充分舉證,她也可以履行期限為一年的撤銷權(quán)。但如果吳女士無法舉證上述兩點,從法律上來講是一個民事的贈與行為,并且是已經(jīng)履行的行為,并且是一個公益性的行為,從民事法律關(guān)系上來說,經(jīng)過公證以及公益的捐贈,是不可撤銷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吳女士如果想返還這筆款項,建議她與基金會積極地去溝通協(xié)商。
15653103151034.jpg (34.59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0 15:44 上傳
經(jīng)過協(xié)商,向陽花少兒助醫(yī)所屬的浙江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接受了吳女士的誤捐退款申請,目前這筆退款正在進行審批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