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這片土地曾經(jīng)留下了許多紅色印記,在許多重大的革命歷史節(jié)點上,隨州都是重要陣地。隨州一直是湖北省乃至全國的重要革命根據(jù)地,新四軍第五師在此誕生,江漢軍區(qū)司令部在這里指揮千軍萬馬,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卓越功勛。
抗戰(zhàn)期間,隨州境內(nèi)先后建立十多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創(chuàng)建了北兆山、四望山、桐柏山三塊抗日根據(jù)地。鄂中區(qū)黨委、隨棗地委、信應地委等領導機關曾設在隨州,新四軍第五師于隨南誕生,陶鑄、李先念、陳少敏曾在隨州發(fā)動組織和指揮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每段紅色歷史的背后都有一個革命遺跡,由此造就了隨州市豐富而獨特的紅色資源稟賦,留下了許多紅色文化遺存。
緊密結(jié)合建黨百年和黨史教育 市文旅局精心設計出了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來看看有哪些吧
QQ截圖20210506085754.png (3.72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8:58 上傳
【曾都區(qū)九口堰新四軍五師紀念館】新四軍三年浴血抗戰(zhàn)地——【隨州千年銀杏谷】賞千年古銀杏森林養(yǎng)生基地——【江漢公學】體驗近千名軍政干部生活學習過的環(huán)境——【大洪山革命陳列館】接受“沉浸式”紅色主題教育
九口堰新四軍五師紀念館 新四軍三年浴血抗戰(zhàn)地
微信圖片_20210506085858.jpg (172.06 K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8:59 上傳
圖源丨洛陽小鎮(zhèn)
九口堰革命舊址紀念館,主體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九口堰村孫家大院,因舊址附近有九口堰塘而得名。孫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占地面積1452㎡,是湖北現(xiàn)存清朝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1939年12月至1945年9月,李先念等率新四軍第五師官兵在九口堰地區(qū)戰(zhàn)斗、生活,這里是新四軍第五師的建軍地和搖籃,是我國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重要的革命根據(jù)地之一。
九口堰革命舊址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三批紅色經(jīng)典景區(qū)”、“湖北省黨性教育基地”、“隨州市委黨校現(xiàn)場教學基地”、“隨州市廉政教育基地”及“全市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等榮譽稱號。
千年銀杏谷 賞千年古銀杏森林養(yǎng)生基地
微信圖片_20210506085950.jpg (164.81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0 上傳
圖源丨千年銀杏谷景區(qū)
隨州千年銀杏谷景區(qū)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是西游神話世界景區(qū)之一。目前已入選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名錄,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植物銀杏自然保護區(qū)。景區(qū)內(nèi)共有原生態(tài)的野生銀杏樹510萬株,其中百歲以上銀杏樹1.7萬多棵,千年以上銀杏樹308棵。
江漢公學 體驗近千名軍政干部生活學習過的環(huán)境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051.jpg (59.31 KB, 下載次數(shù): 1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1 上傳
圖片圖源丨網(wǎng)絡
江漢公學原校址設在洪山縣(今屬洪山鎮(zhèn))雙河鎮(zhèn)雙河小學。1948年2月底開始籌建,三月初開學。江漢軍區(qū)副政委、行署主任鄭紹文兼任校長,華大魁任副校長并主持日常工作,張斧任教育主任。1949年7月18日,江漢公學(后稱革大一部)與鄂豫公學(后稱革大二部)合并組建為湖北人民革命大學。江漢公學從1948年3月開辦到1949年7月結(jié)束,共辦了四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1500多名熱血青年前來學習。
江漢公學培養(yǎng)的1500多名干部遍布祖國各地和各行各業(yè),這些干部為新中國建立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大洪山革命陳列館 接受“沉浸式”紅色主題教育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140.jpg (199.99 KB, 下載次數(shù): 1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1 上傳
圖源丨大洪山風景區(qū)
隨州大洪山景區(qū)充分發(fā)掘整理紅色文化旅游資源,以大洪山革命陳列館為載體,推出了以“紅色大洪山,薪火永相傳”為主題的沉浸式紅色教育精品課程。通過教學,每一位來到這里的學員都能夠了解大洪山的革命歷史,感受大洪山的紅色文化,體驗大洪山的革命生活,傳承大洪山的革命基因。
QQ截圖20210506090207.png (3.93 KB, 下載次數(shù): 1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2 上傳
【隨縣張體學紀念館】紀念布衣省長 人民公仆——【西游記公園】體驗豐富西游文化——【江漢軍區(qū)司令部舊址】感受艱苦戰(zhàn)斗的歷程——【廣水市吳店鎮(zhèn)漿溪店】解放戰(zhàn)爭兩大桐柏戰(zhàn)役策源地
隨縣張體學紀念館 紀念布衣省長 人民公仆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238.jpg (166.17 KB, 下載次數(shù): 1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2 上傳
圖源丨隨州網(wǎng)
張體學同志自1956年起,擔任湖北省省長,省委書記。在任期間,他堅持以人民利益為重,深得百姓愛戴,被百姓稱為“人民公仆”“布衣省長”,被毛主席稱贊為“黨員干部的一桿旗”。1964年至1966年,他在隨縣的兩年間修建了湖北省委后方基地“省委大院”。他在隨縣工作期間,為隨縣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林業(yè)、交通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事跡至今有口皆碑。
張體學紀念館,投資1200萬元,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于2010年建成。
西游記公園 體驗豐富西游文化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512.jpg (157.91 KB, 下載次數(shù): 1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5 上傳
圖源丨西游記景區(qū)
西游記公園景區(qū)位于隨州市隨縣洪山鎮(zhèn)溫泉村,占地三千六百畝,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是西游神話世界景區(qū)之一。包括女兒國溫泉、西游怪街、火焰山石林、紅孩兒游樂場、蟠桃園、大鬧天宮、八戒藝術中心、西游之夜、西游洞天等部分,各部分相互滲透,互相連接,有20多個景點。
江漢軍區(qū)司令部舊址 感受艱苦戰(zhàn)斗的歷程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539.jpg (127.3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5 上傳
圖源丨網(wǎng)絡
江漢軍區(qū)司令部舊址位于隨縣洪山鎮(zhèn)周家灣村。1947年12月6日,李先念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12縱隊與張才千率領的中原軍區(qū)獨立旅在紅安華河會師,奉命重組新的江漢軍區(qū)。江漢軍區(qū)在隨縣設址辦公,下轄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獨立旅、軍分區(qū)、第二軍分區(qū)、江漢公學、《江漢日報》。隨后的一年多時間內(nèi),江漢軍區(qū)勝利完成了重建與鞏固發(fā)展江漢根據(jù)地的歷史使命,并牽制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戰(zhàn)場和淮河戰(zhàn)役的勝利作戰(zhàn)。1949年5月,江漢軍區(qū)及鄂豫、桐柏軍區(qū)各一部組成湖北軍區(qū)。
該舊址見證了江漢軍區(qū)的發(fā)展和壯大,對研究黨史、軍史具有重要意義。
廣水市吳店鎮(zhèn)漿溪店 解放戰(zhàn)爭兩大桐柏戰(zhàn)役策源地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616.jpg (158.32 KB, 下載次數(shù): 1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6 上傳
圖源丨網(wǎng)絡
抗日戰(zhàn)爭中,駐扎在吳店漿溪店的新四軍第五師在余家店打響了湖北地區(qū)與日軍作戰(zhàn)的第一槍。日本投降后,全國第一個起義的國民黨豫南挺進軍第十三縱隊司令程道榮率部5000余人到達吳店漿溪店,壯大了新四軍第五師的反內(nèi)戰(zhàn)力量。
QQ截圖20210506090650.png (3.91 KB, 下載次數(shù): 1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7 上傳
【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qū)】拜炎帝始祖、探曾國迷蹤、賞編鐘樂舞——【隨縣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念館】紅二十五軍在隨縣長征史——【隨縣紅軍紀念館】了解四支紅軍隊伍在隨縣的革命戰(zhàn)斗史——【隨縣田王寨景區(qū)】華中第一古城寨 重走長征路
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qū) 拜炎帝始祖、探曾國迷蹤、賞編鐘樂舞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722.png (717.78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7 上傳
圖源丨炎帝故里
隨州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zhèn),距隨州市城區(qū)18公里,總面積20.3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qū)面積近3.4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靈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炎帝神農(nóng)傳說”、“隨州神農(nóng)祭典”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隨縣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念館和隨縣紅軍紀念館 紅二十五軍在隨縣長征史 了解四支紅軍隊伍在隨縣的革命戰(zhàn)斗史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810.jpg (104.6 KB, 下載次數(shù): 1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8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811.jpg (119.34 KB, 下載次數(shù): 1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8 上傳
圖源丨隨州市人民政府網(wǎng)
隨縣紅軍紀念館和紅二十五軍紀念館展示了土地革命時期多支紅軍隊伍在隨縣駐扎與戰(zhàn)斗的情況,完整保存了眾多珍貴圖片文史資料及實物,對學習與弘揚“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jié)一心、勇當先鋒”的紅二十五軍長征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隨縣田王寨景區(qū) 華中第一古城寨 重走長征路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918.png (1.1 MB, 下載次數(shù): 1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9 上傳
圖源丨田王寨景區(qū)
田王寨位于桐柏山固城山,這里紅色資源極為豐富,是紅二十五軍的重要戰(zhàn)略轉(zhuǎn)戰(zhàn)地、重大戰(zhàn)役休整地和關鍵會議的召開地。1932年10月由賀龍率領的紅三軍、1934年11月由徐海東率領重組后的紅二十五軍、1935年5月由高敬亭率領新紅二十八軍轉(zhuǎn)戰(zhàn)來到田王寨地區(qū),分別召開了決定紅軍隊伍前途命運的王店會議、太白嶺會議和桐橋畈會議。三次會議意義重大,為紅軍下一步的發(fā)展、三支紅軍向何處去明確了方向,也使田王寨地區(qū)成為三支紅軍踏上長征之路的重要轉(zhuǎn)折點。
微信圖片_20210506090946.jpg (187.2 KB, 下載次數(shù): 1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6 09:09 上傳
2020年11月13日,隨縣紅軍紀念館和紅二十五軍紀念館在田王寨同日揭牌。紀念館展示了土地革命時期多支紅軍隊伍在隨縣駐扎與戰(zhàn)斗的情況,完整保存了眾多珍貴圖片文史資料及實物,對田王寨國家級4A景區(qū)的創(chuàng)建及廣大干群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信念,學習與弘揚“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jié)一心、勇當先鋒”的紅二十五軍長征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五一”假期, 讓我們踏上精品紅色之旅, 重溫百年大黨的非凡歷程, 接受革命傳統(tǒng)精神的洗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