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小時候,買新衣服被認(rèn)為是過年中最重要的事。大概在臘月的某一天,父母要去街上買一些過年的蔥、粉條、瓜子之類的年貨,就會順帶著把我們帶到街上去。長大了,父親載不動了,就是走著去的。
淅河的老街在我幼時的記憶里遠沒有這么短,在昏黃的冬季里顯得有些晦暗,風(fēng)呼呼地刮著,趕集的人特別多,都穿著暗灰色的中山裝,只有新媳婦棗紅色的襖子才能顯現(xiàn)一絲靚麗。父親把我們帶到一家店鋪,問了問“娃子的衣服怎么賣哎?得多錢?”老板夫妻在回答后,父親答道“哈是的呦”,就繼續(xù)推著自行車往前走了。我們知道這是他的習(xí)慣,只得耐心地跟在他身后,他在大概摸清行情以后,終于在一家店鋪停下來。
店鋪外搭建的掛板上,掛滿了新衣服,眼見的我看見有一件小軍裝掛在大人衣服后面。父親指著衣服,這個問問,那個問問,一會又問哪個便宜點。眼看就要談好了,我這才站出來說“要買那個當(dāng)兵的衣服”,父親說“不要,不好看”,老板娘見我想買,硬是做父親的工作把那套軍裝買下來了,當(dāng)然父親是多付了錢的,到現(xiàn)在一直很感謝那個賣衣服的嬸子。小孩子的愿望很小,但能滿足的時候很少,F(xiàn)在的孩子要吃什么有什么,要穿什么有什么,太容易滿足了,反而不會珍惜,不像我們那陣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感。
三十吃完年飯,天還未黑就換上了,帶上以前的“轉(zhuǎn)輪”炮火槍,就跑出去“耀”了。穿著軍裝,拿著手槍,整個身心沉靜在一種軍人的自豪感之中,感覺走路、說話都很神氣,美中不足的是還差一頂軍帽和一雙解放鞋。即便如此,父親能慷慨買下軍裝已經(jīng)讓我激動不已了,知足知不足,幼小的我們已經(jīng)知道買哪些東西是家庭能承受得了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