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幸福與她無緣,‘厄運’卻總是等待著她:婆家原是‘商品糧’戶口,生活自然是‘豐衣足食’.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一場史無前列的文化大革命把災(zāi)難降臨給許多無辜的人,婆家也‘在劫難逃’——被下放農(nóng)村,命運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生活一落千丈!在這危難關(guān)頭,她卻來到了這個家,她的命怎么這么苦呀? - 面對艱難‘窘境’,她沒有畏懼和后悔,毅然與丈夫一起撐起這個‘瀕!募遥 - 也許是從小的‘磨難’練就了她不怕吃苦、頑強的毅力和耐力!她總是超負(fù)荷的勞動,‘起早摸黑’加班加點干農(nóng)活:拔秧、割麥、割谷、打場,月月出滿勤,甚至懷著身孕還在干農(nóng)活,生小孩剛滿月就下地勞動; 回到家里更忙:給小孩喂奶,洗衣做飯,打米,打面,擔(dān)水劈柴.沒完沒了的干,一下也沒有閑過;卻不抱怨別人、和當(dāng)著親人的面叫苦叫累,她把痛苦埋在心底,把笑容留在臉上;她孝順公婆,體貼丈夫,對小姑相敬如賓,從沒有跟五個小姑說過大話、翻過臉,她更疼愛孩子,對他們呵護倍至:兩歲的四兒子有病(脫水)在本地醫(yī)治無效,她硬是抱著他徙步三十多里、到外地一家醫(yī)院治療,因當(dāng)時沒有錢和糧票,她在醫(yī)院里餓了一天,一直等到我把錢送去。 - 為了多掙工分,她一個人承包了七畝地棉花,下種、施肥、除草、打藥、撿花全是她一個人干(我在外打工),她總是趁中午 溫度高給棉花打藥;搶天睛、頂烈日鋤地除草;冒風(fēng)雨、踏泥濘給棉花‘排漬防澇’。最累人的活是挖溝下種:一條條長長的棉花溝,半天刨不到頭,挖了還要彎著腰把‘棉籽’撒下去,然后用鋤頭翻土逐一把種子掩蓋上。有時累的腰酸背痛直不起腰,雙手握鋤磨起泡!實在撐不住了她就躺到田埂上,歇一會又爬起來接著干,這時候,她多么希望有個人來幫她一把呀! - 就這樣沒日沒夜的干,每年還得倒找‘口糧款’,雖然五個小姑相繼長大出嫁,六個子女又接踵而來,個個都是"張口燕".她沒有一點喘息的空,繁重的擔(dān)子幾乎壓得她透不過氣來,但她沒有倒下來,而是堅強的與命運抗?fàn)!糧食不夠吃,她就上工帶個菜籃子,瞅空挖點野菜,採點野生磨菇、地骨皮、松樹菌之類,配合主糧,讓大人小孩填飽肚子,不讓他們挨餓! - 為了給子女籌集學(xué)費,她也學(xué)會了(男人干的)特別辛苦的種菜活,一有空就到菜地里栽種、除草、澆水,每逢雙日‘集’,她就起早去菜園采摘鮮菜,然后把它擔(dān)到四五里外的集鎮(zhèn)上去賣,賣完趕緊出工干農(nóng)活,天天與此,手上、肩上磨出了繭子、磨出了血。冬天她的手凍得裂出一道道口子,夏天她的皮膚曬破、脫了一層又一層皮,但她無怨無悔。她沒有讓一個孩子掇學(xué),使他們都得到了應(yīng)有的教育。 - 七九年落實政策,八0年我們恢復(fù)了商品糧戶口,全家遷到鎮(zhèn)上居住,我有了工作,孩子們相繼成家,這下,她不種田不種地了,該享下清福吧,但她仍然閑不住,忙了屋里忙屋外,常為兒女們操心,一有空就跑到幾個兒子家找事做。每到星期天買些好菜做點好吃的、打電話叫兒孫們一起來吃飯,在這個時候,她總是自己不上桌,笑呵呵地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們吃。 - 她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總是同情受苦人。一個冬天夜里,她還想著一個露宿在街頭的討飯盲人可憐,怕他受凍,趕緊拿床舊棉被給他送去。 - 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平時不管碰到大人小孩,總是面帶笑容、先打招呼;鎮(zhèn)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個‘熱心腸’。
得知她不幸‘遇難’的消息,大家都嘆息不己,好多人來為她送行,也許這時‘上天’才‘良心’發(fā)現(xiàn)——被她而感動:出葬時晴空萬里,下葬后烏云驟起、突降大雨,蒼天為之哭泣,人們?yōu)橹畡忧椋?/font> - 在人世間,她沒有享過一天福,但愿她到另一個世界里無憂無慮,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這是所有人包括她的丈夫,子女們的心愿! - 祝愿她在地下安息!她的親人永遠不會忘記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