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一4歲男孩浴缸洗澡時溺水,父母迅速把孩子60度
倒立抖水,8分鐘到醫(yī)院,但孩子仍有嚴重腦損傷。醫(yī)生稱
“倒掛控水”是誤區(qū)。正確排水方式是:救人者半跪,頂住溺
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然后再進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按壓。http://t.cn/Rv1DLKB 擴散!
7,031.jpg (25.08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7-4 19:46 上傳
7,032.jpg (28.6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7-4 19:46 上傳
7,033.jpg (26.91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7-4 19:57 上傳
4歲男孩浴缸中溺水父母第一時間控水 8分鐘趕到醫(yī)院依然沒能阻止腦損傷 | 寧波醫(yī)生圈內討論很激烈這種急救方式傳播很廣 其實是錯的 |
對溺水人“倒掛控水”
是傳播很廣的一種誤區(qū)
寧波市急診分會主委、寧波市第一醫(yī)院急診科主任宗建平:
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其實并不利于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
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后的孩子,被大人倒背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種方法其實并不正確(記者核實,最后孩子其實并未得救)。
正確的排水方式是——
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氣管里的水和泥沙排出后,再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
溺水者是因長期缺氧導致的心跳驟停,如果現場有急救專業(yè)人員在,應先保持氣管暢通,給心臟供氧,再做胸外按壓。
控水法適合尚有意識、心跳的溺水者,且時間應在3分鐘之內。
最新的急救觀點
直接進入心肺復蘇程序
在小載一的案例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他的父母在進行“倒水”施救后,開車去醫(yī)院的途中,沒有繼續(xù)對孩子采取其他施救措施。
有人指出,“倒水”措施,其實是在解決溺水者的“窒息”問題,還應該進行胸外按壓,如溺水者已心臟驟停,體內循環(huán)停止,大腦供氧不足,胸外按壓起碼可以先調動溺水者的內循環(huán)。
寧波市中醫(yī)院ICU主任吳力: 孩子溺水后,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請周圍人撥打120。 心肺復蘇的黃金時間只有4-6分鐘。呼吸循環(huán)一旦停止,每耽擱1分鐘,搶救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 如果施救者人數較多,應由1人進行胸外按壓,另一人將孩子的頭轉向一側,后仰,開展人工呼吸,打開氣道。 寧大附屬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陳志華: 進行胸外按壓主要有兩個目的。 首先,溺水很可能導致心跳驟停,第一時間胸外按壓能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 另一方面,對于非專業(yè)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很多施救者都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注,此法不適用新生兒) 急救要領: 根據新版指南,對于心跳驟停者的急救模式: 1.胸外按壓 30次(約18秒) 按壓的頻率為每分鐘至少100次。 按壓部位為胸骨正中(雙乳連線中點,而不是左側心臟部位) 按壓深度:成人為至少5厘米,兒童為5厘米左右,嬰兒為4厘米左右。 2.開放氣道,將患者平放,下巴抬起,和氣管盡量成直線。 3.人工呼吸 2次。 其間要盡量縮短通氣延誤時間,如果可能的話,進行第一輪30次胸外按壓后即可進行人工呼吸。 ——2010版《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寧波市中醫(yī)院的工作人員與載一的爸爸通了電話,孩子目前恢復的情況比之前預料得稍好,眼睛能睜開,看到父母也有意識,但腦損傷依然非常嚴重。我們祈禱孩子能勇敢地挺過這一關,早日康復,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f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