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時間: 2017-5-8 10:29
正文摘要:90年代,棉花是農(nóng)民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大有與水稻平分天下的趨勢。棉花雖然值錢,可是種植、采收卻是相當辛苦的。要花費挖棉溝、丟棉籽、間苗、短頭、蒿草、追肥、整枝等一些列工夫,“淘神”得很,直到八月份才有花可 ... |
釵待時飛 發(fā)表于 2017-5-8 12:41 這些是隨州方言,不單是淅河方言,局部方言有細微區(qū)別,但總體屬于隨州方言。 |
現(xiàn)在悶少人去種了 |
我覺得可以錄視頻像烏波樣垮出來 |
種棉花確實是淘神費力,但那個年代這可是一家里最大的收入喲 |
之所以起早去棉田里摘棉花,是因為銜帶著露水的棉花,棉瓣旁邊的枯葉不容易帶到花朵上,而且早上的棉殼不那么扎手。 排隊賣棉花和糧食是80后人最深的記憶,大人們早早拉著堆得高高的棉花包去采購站排隊,直到傍晚算好了帳,數(shù)著錢才感覺辛苦一點也值了。 |
釵待時飛 發(fā)表于 2017-5-8 12:41 街上的美女,說起街上的往事我們也不曉得啊 |
很多農(nóng)村人的童年記憶 |
牛運亨通 發(fā)表于 2017-5-8 11:57 你也是淅河的人吧?有些方言我不懂,經(jīng)你一注釋才曉得。贊一個。 |
牛運亨通 發(fā)表于 2017-5-8 11:57 你也是淅河的人吧?有些方言我不懂,經(jīng)你一注釋才曉得。贊一個。 |
牛運亨通 發(fā)表于 2017-5-8 11:57 你也是淅河的人吧?有些方言我不懂,經(jīng)你一注釋才曉得。贊一個。 |
用隨州方言寫文章蠻有意思,要是隨州方言專家蔣天徑蔣老師看到此文章,估計能把其中的方言詞語解釋的更到位。 |
|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lián)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wǎng)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2-6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