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花的快樂 于 2015-4-7 17:41 編輯
kanjian.jpg (12.92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7 17:39 上傳
看見柴靜有本書叫《看見》,讀完后感觸很深。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事情的經(jīng)過,有多少事件背后的細節(jié)被我們忽略?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的行為,有多少行為隱藏的渴望被我們漠視?
《阿凡達》里當杰克·薩利被納威人接受的時候,他們說的也是:“我看見了你!蹦軌虮豢匆,是我們的一種歸屬。
看見,聽起來是那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叵胛覀兊某砷L經(jīng)歷,有多少次我們覺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父母、老師、另一半真正理解了呢?當我們的需求、想法和感受被漠視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在對方面前是不存在的,于是我們的心門就關上了,我們開始學會用大腦生活。
這幾年一直以來的學習,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這么多年一直都是在用大腦生活,而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卻越來越麻木。我習慣于用頭腦分析,這件事為什么不該做,為什么應該這樣選擇,為什么應該這樣生活。但當老師不斷的詢問:“你當時的感受是什么?當你有那樣的感受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期待是什么?你的渴望是什么?你此刻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此時此地的感受又是什么?”我才發(fā)現(xiàn),我根本就說不出自己的感受,我無法描述出我的真實感覺,我的大腦和我的心是背離的,我無法真實的感受到我的感受。
共情那么回到我們和孩子身上,當孩子出現(xiàn)狀況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有多少時候是在事情的經(jīng)過的?又有多少時候我們真正看到了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和渴望?
在參加工作坊的過程中,我曾在微博上發(fā)了三個案例,征求大家的回應:如果你七歲的孩子被同學欺負,帶著流血的傷口回到家,你會怎么辦?如果你初三的孩子因為你叫他起床而大發(fā)雷霆,你會怎么辦?如果你高三的孩子非常想去明星演唱會,但與學校安排的考試沖突,非常生氣,你會怎么辦?
太多太多的朋友留言說要安撫情緒,要共情,F(xiàn)在“共情”這個概念基本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只要接觸過新理念的父母,幾乎都知道要共情。但是,我們真的能準確感受到孩子的情緒嗎?我們共的情是共到關鍵點上的嗎?
于是我后來請大家詳細寫出大家在共情時會怎樣說,寫出具體的語言。很多人給了我回復,而這些回復中的很多也和我在參加學習之前的想法一樣。如果我沒有參加這次工作坊,那么將來我遇到孩子的狀況時,我也一定是這么做的。
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發(fā)現(xiàn),我們所謂的共情,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講道理,是在分析事情,是在給孩子做選擇。我們太著急自己能干點什么,能有機會發(fā)揮作用,其根本目的,還是想趕快讓孩子接受“我”的想法,在“我”的愛中得到治愈,情緒趕快過去。
于是我們對孩子說我們認為的東西,我們認為他應該有什么感受,我們認為正確的方法……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共情,因為書上是這么寫的,專家是這么說的。而太多太多的“我認為”洶涌而來的時候,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就被淹沒了,我們沒有看見孩子,我們只看見了自己,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愛”。
鏈接人和人之間溝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鏈接”,和自己鏈接,和他人鏈接,和孩子鏈接?墒且驗槲覀冇么竽X生活得太久了,早就忘記了自己的心。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很難和自己的內(nèi)心鏈接上。而對孩子進行到位的共情,恰恰需要我們與自己的內(nèi)在有牢固的鏈接,能夠坦然表達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了解并接納所有的情緒。
我們無法與孩子成功地對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得到過接納,沒有被真正用心地傾聽過。甚至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到底是什么。因為太多的“應該”和“不要”,我們早就將自己“砰”的一聲關在了大門外。
分析是我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當一件事發(fā)生的時候,我們本能地不由自主地開始分析這件事,這是我們的邏輯習慣,遇到問題要分析,但卻沒有顧及到自己真正的感受。心被壓抑了,心里有了情緒卻試圖用頭腦去解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不情愿的去做一些“必須”去做的事情。
我們基本上都是頭腦記住得太多、分析得太多,以為頭腦能掌控一切。而這實際上就像父母對于孩子的作用:我們并不需要告訴他“應該”怎么做,而是要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緒、獲得愛的感受、溫暖的鏈接。
這也就是為什么小巫在微博里說:“當孩子說考一百分好難哦,媽媽說你考多少分我都愛你,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拋棄!边@句話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們以為我們表達了對孩子的愛,但孩子內(nèi)心的渴望和期待被我們漠視了,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根本就不是考試的問題,而是他在尋求歸屬感?墒菋寢尫浅I袷サ恼f:“你考多少分我都愛你。”就把孩子繼續(xù)訴說的路給堵住了。孩子沒辦法繼續(xù)說他的真實感受和想法,甚至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深層想法究竟是什么。
“媽媽愛的是你,不是分數(shù)!被蛘摺澳憧剂惴謰寢尪家粯訍勰。”這樣的回答背后包含的意思是:“我對你的考試根本不關心。”甚至是“我對你的考試根本就不抱任何期望。”也許我們認為分數(shù)不重要,但孩子還無法體會。如果不重要,那我為什么要考試呢?為什么老師要排名呢?為什么分數(shù)高就能上好學校呢?為什么所有人都在為考試緊張呢?
還有的媽媽說:“哦?你很在意自己的成績?那媽媽要好好反省一下看看我哪里做錯了!边@樣的媽媽看起來真的好通情達理、好自我批評哦!但喬瓦娜分享了她在兒時的感受:“這句話一出來,我眼淚嘩地就下來了。但是,事情就會到此結束,因為我再沒有任何理由繼續(xù)說出我的心里話,而且也沒有什么必須表達的了。因為,我接下來心里話,是要繼續(xù)表達其他不滿,或者提要求。人家已經(jīng)這樣內(nèi)疚、這么愿意理解我了,我要是再表達,就太不是人了!太不懂事了!”
所以,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有多少次我們想和孩子交流,認為我們在幫助他處理情緒的時候,孩子給我們的回應是“不知道”或者沉默,或者轉移話題的?但我們并不知道,我們以為自己解決了問題,我們很好的表達了愛。
案例回到最初我舉的三個案例:如果你七歲的孩子被同學欺負,帶著流血的傷口回到家,你會怎么辦?如果你初三的孩子因為你叫他起床而大發(fā)雷霆,你會怎么辦?如果你高三的孩子非常想去明星演唱會,但與學校安排的考試沖突,非常生氣,你會怎么辦?
第一個案例:很多朋友留言說先安撫情緒,然后詢問經(jīng)過,孩子想說就說,不想說就默默走開不再詢問。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非常恰當,但當我們真正把這個案例當成事實來角色扮演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門是關上的。
舉個當天我們角色扮演的實際案例:媽媽:“你出血了,一定很疼吧。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可能還有點委屈!
孩子不說話,沉默。
媽媽:“愿意告訴媽媽發(fā)生了什么嗎?”
孩子:“不愿意。”
媽媽:“那媽媽就在這陪你吧!
孩子:“不用你陪!
媽媽:“那好吧,你先一個人靜一靜,等你想說了就來告訴媽媽! 媽媽轉身離開。
于是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媽媽認為孩子想說了就會來說,但孩子基本不會再轉回來了。也有媽媽說會去向學校了解情況,然后再和孩子談?墒俏覀円呀(jīng)錯過鏈接的最好時間了。當孩子在事發(fā)時沒有得到有效溝通,那么在事后溝通難度會大很多,效果也會差很遠。
第二個案例更加明顯,絕大多數(shù)回復都是說不再叫他起床,讓他體驗遲到的自然后果。自然后果法是非常常用的一個手段,但它永遠是輔助,而不應該成為我們管教的法寶。如果成人帶著“我要教訓一下你!”的心態(tài),無論是隱性的還是顯性的,都會造成孩子的對立和抵觸。家庭不是軍營,遲到了自己承擔后果是沒有錯,但孩子的情緒呢?他真正的渴望和感受是什么?被漠視了,孩子沒有被真正看見。
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這是一個初三的孩子,他不是三歲,不想上幼兒園,于是撒撒嬌、發(fā)發(fā)脾氣。回想一下我們的中學生涯,難道我們不知道要按時上學嗎?難道我們不知道遲到了趕不上早早讀會被老師批評嗎?我們在學習壓力特別大、而父母又不理解我們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感到特別委屈、脆弱?
這個孩子是因為太累了,他太辛苦了,升學壓力那么大,課業(yè)那么繁重,似乎永遠看不到盡頭,而他其實是很有責任心的,他很想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不然他不會一直這么堅持下來,一個人默默承受。他并不是因為早上被叫醒而發(fā)脾氣,這么長時間的壓力積累,脆弱的他情緒無處宣泄,委屈、無助、焦慮,渴望被看見,但從來沒人真正走進他的心。請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放在這個孩子的位置,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這個孩子,大家能感受到這個孩子臨近崩潰卻一直堅持的心情嗎?
回想一下我們高考前奮戰(zhàn)的日子吧,或者我們剛參加工作時的那種不斷拼搏卻又迷茫的時候,我們想得到的是什么呢?當我們在亂石中、泥濘中、荊棘中摸爬滾打的時候,我們需要什么呢?是別人提供的幫助嗎?是一杯水、一個面包?是別人拍拍我們的肩說:“加油!我相信你能做到!”嗎?似乎不是。我們想要的其實只是一個眼神,一個看見的眼神,似乎在說:“是的,我看見了,我看見你在那亂石中、泥濘中、荊棘中摸爬滾打了,是的,我看見了!”相信就是這樣一種“看見”的力量,會讓我們淚流滿面。
第三個案例中,太多朋友說絕對選擇放棄考試去演唱會,應試算不了什么,青春就應該多彩。沒錯,因為我們被應試害苦了,我們的青春全奉獻給升學和考試了,所以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拔医^對不讓孩子過我小時候那樣的生活”,這種做法,其實對孩子也是一種控制。
別忘了這是個高三的孩子,十八歲了,完全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我們要做的只是去尋找孩子的感受,用身心去感覺,和孩子同頻。這樣,無論孩子是選擇考試還是選擇逃課去演唱會,都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經(jīng)歷自主感很重要,我們做了什么選擇往往沒有“選擇”這個行為本身更有意義。
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想給孩子出主意。當我們給別人出主意的時候,潛臺詞是:我比你強。這個訊息被對方接受到,對方要么抵觸,要么更加覺得自己不行,依賴外在的答案。其實真正解決問題的人只能是自己。我們經(jīng)常無心的剝奪別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對孩子。
“出主意”是最大的絆腳石這一點在家庭教育中尤為常見。很多人想從事家庭教育工作,希望做咨詢、做講師,可以給其他父母提供幫助。但我們必須時刻警醒,我們?yōu)槭裁聪肴椭鷦e人?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事情就是你懷著要去幫助別人的念頭去幫人。 當別人向你求助時,去尋找對方的感覺,用身心去感覺。無論他去往哪里,我們都只是跟隨。請記得,不要直接給他們出主意,而是幫他們鋪路,讓他們自己找答案。 我本來想把工作坊里體驗的案例全都詳細分析一遍,但發(fā)現(xiàn)我沒有那樣的文字功底。就算我寫得再清楚,也只是文字,而文字永遠比不上真刀實槍的案例來得實在。每個人對文字的理解都基于自身擁有過的經(jīng)驗,并且擺脫不了其局限性與偏差。這也是為什么看書的效果遠比參加課程的效果差。 通過在工作坊里真實的體驗案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言有多匱乏。當孩子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說。我們以為是在共情,其實張嘴就錯,于是我們一遍又一遍重來,努力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但是實際生活中不會給我們這么多預演的機會,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他總不能被真正看見,他的心門就對我們關閉了。 而體驗式教學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所有的收獲,都是通過實際體驗得來的,沒有說教,沒有灌輸。無論我們的表現(xiàn)如何,無論我們表露出怎樣的情緒,老師從來不會評判,不會給建議,不會下結論。她永遠都是看著我們的眼睛,認真傾聽,走入我們的內(nèi)心。很多時候,我們都太急于解決問題,但其實,答案永遠在我們心里。 不斷學習的感覺真好,一次次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的不足,一次次發(fā)現(xiàn)原來還有更美好更人性化的方法。 自我成長真的很需要悟性,和孩子相處,實際上就是和一個純潔的靈魂交流。而我們的靈魂已經(jīng)隨著我們的成長和經(jīng)歷,磨滅了靈性。被抽離的那部分,可能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尋找。但很慶幸,我正在路上。
分享寶貝照片、孕前孕期故事、寶寶成長的經(jīng)歷、寶寶的校園趣事。在隨州親子網(wǎng)見證隨州寶寶成長過程! 交流QQ群:36869942。也可加小編微信號:i1352465123,與辣媽們一起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