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去上班,我都要從一棵高大的石榴樹下走過。初秋季節(jié),正是石榴成熟的時節(jié),翠綠欲滴的綠葉間,數(shù)十個半紅半黃的石榴像一盞盞小燈籠高掛在枝頭,真是惹人喜愛。每當(dāng)微風(fēng)吹過,它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昂首相向,有的咧嘴在笑,枝葉隨風(fēng)搖曳,婆娑作響,仿佛在喃喃細(xì)語,讓人浮想聯(lián)翩,忍不住駐足流連。
小時候,姥姥家門前也有這樣高大的石榴樹,不是一棵,而是沿著池塘長了密密匝匝的一行。
微信圖片_20181207172741.jpg (126.17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7 17:27 上傳
在模糊的童年記憶里,姥姥姥爺一家曾數(shù)次搬家,每次無論搬到哪里,都是屋后有青山,門前有池塘。我上小學(xué)二年級的時候,姥姥住在一個名叫“壟子溝”的偏僻小山?jīng)_里,那年冬天,才五十多歲的姥爺意外病逝。第二年,姥姥帶著我的兩個尚未成年的小姨和三舅最后一次搬家,搬出了小山?jīng)_。新搬的地方雖然地勢平坦一些,依然群山環(huán)繞,山腳下一條清澈的小河順著山勢蜿蜒而下,淌過小河走過幾塊莊稼地,很快就到了姥姥家。
姥姥家門前有一方池塘,春夏時節(jié)都是滿滿的一塘清水,靠近門前的場院邊,順著堰埂長了密密的一行石榴樹,也不知是從前的房屋主人留下的還是姥姥搬來后栽下的。
春天,柔柔的春風(fēng)拂過大地,對面山上隱約可見一層朦朧的綠意時,石榴樹借著漸來漸暖的春風(fēng)也發(fā)芽了,沐浴著暖暖的春光,新發(fā)的紅色嫩芽一天天變得嫩綠、蔥蘢,滿樹的葉子綠得耀眼,像打過蠟一樣,如果有細(xì)雨滴落在綠葉上,亮閃閃的就像灑落了滿樹的小珍珠。
仲夏五月,石榴樹開花了。剛開始是一個個圓圓的淡紅色的小花苞,不久便開出紅艷似火的花朵。石榴花的花瓣一層疊一層,花瓣中分布著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淡黃色花蕊,花萼像一個個小巧精致的寶葫蘆,襯著那似翡翠般綠瑩瑩的橢圓形葉子,甚是好看。漸漸的,花越開越多,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滿樹的花朵真像是一團(tuán)團(tuán)燃燒的火焰,滿塘池水都倒映著石榴花火紅的流光溢彩,成了塆子里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微信圖片_20181207172803.jpg (77.3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7 17:28 上傳
盛夏 ,花兒凋謝以后,小石榴結(jié)果了,枝葉間掛滿了綠色的小果實(shí)。大大小小的果實(shí)在濃綠的枝葉襯托下,對孩子們的誘惑,更賽過繁花盛開時的花團(tuán)錦簇。饞嘴的我和一群表兄弟姐妹們,總是踮起腳尖站在樹下,眼巴巴地看著,數(shù)著,巴望著它們快點(diǎn)長大、快點(diǎn)成熟。
大約在農(nóng)歷八月間,期待已久的石榴終于成熟了!從前青澀的小果實(shí)慢慢地鼓了起來,外表由青變黃再變紅,像一個個紅燈籠掛在枝頭,把一根根樹枝壓得彎彎的,飽滿得快要掉下來一樣。每到這個季節(jié),田里的稻谷也到了收割的季節(jié),池塘里的水也放至一半快見塘底了。石榴樹又高又大,而且長在池塘邊,自然,摘石榴的活兒是輪不到小孩子干的。姥姥拿來兩根長竹竿,末端各綁上一個河里撈魚用的網(wǎng)兜,她和舅舅一人手持一根,站在石榴樹粗壯的枝椏上,看準(zhǔn)枝頭紅通通的石榴,使勁一拽,便摘下來了。我和一群表兄弟姐妹們,則等在場院上,把摘下的石榴撿到袋子里,竹籃里,忙得不亦樂乎。
微信圖片_20181207172816.jpg (93.16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7 17:28 上傳
姥姥是個勤勞、善良的人,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就算不是很多,總會先分給左鄰右舍一些,余下的才留些自己和家里人吃。摘下來的石榴,姥姥會細(xì)心地分成三份。第一份當(dāng)然是挑最大最紅的。六十年代中期,正趕上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農(nóng)閑時四處修路改田,興建水庫,姥爺為人直爽,重情義,喜歡廣交朋友。在外干活的時候結(jié)交了好幾家當(dāng)?shù)剞r(nóng)戶,并燃香結(jié)拜以兄弟姐妹相稱。姥爺活著的時候,和他們親密來往多年,姥爺走后,姥姥常常念及他們和姥爺?shù)那檎x,每到石榴成熟的季節(jié),總會挑出最好的石榴,叫我小姨送去給他們嘗個鮮。余下的分成兩份,一份裝在竹籃里,姥姥提著挨個給左右鄰居送去,剩下的不用說,就留給我們這群早已饞涎欲滴的小饞貓了。紅紅的石榴個個都是個兒大皮薄,迫不及待地隨手拿起一個,小心翼翼地剝開,里面的石榴挨挨擠擠的,像一顆顆晶瑩剔透、小巧動人的粉紅色瑪瑙,粒粒飽滿、圓潤,丟幾粒放入口中嚼了嚼,酸中帶甜,好吃極了!我們忙不迭地往嘴里送,汁水不停地從嘴角溢出來,姥姥憐愛地看著我們,一邊叫我們慢慢吃,一邊拿來一條簇新的毛巾幫我們擦嘴擦手,說是石榴汁千萬別弄在衣服上了,弄上去了就洗不掉的。果不其然,擦過嘴巴的那條毛巾第二天就變顏色了,再沒洗出它原本的顏色來。
微信圖片_20181207172833.jpg (85.64 KB, 下載次數(shù): 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7 17:28 上傳
吃罷石榴,丟下一地的石榴皮和石榴籽。姥姥揀下一些大塊的石榴皮,擱在木窗戶的格子上,說是萬一趕上啥時候誰家的孩子拉肚子,可以煮點(diǎn)水喝救個急。眼瞅著樹稍稀稀拉拉地還留有一些小個兒的石榴,我們問什么時候再摘下來吃。姥姥笑呵呵地說:“你們這些小饞貓呀,大的你們吃,小的就留給路過的雀鳥們吃吧!”
轉(zhuǎn)眼到了冬天,熱鬧了將近一年的石榴樹綠葉落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宛如虬龍,靜靜地立在寒風(fēng)里。饞嘴的孩子們不再圍著它轉(zhuǎn)悠,只有姥姥,偶爾閑來無事時拿把鐮刀,小心地砍掉樹叢間的枯草雜枝,有時也會擔(dān)些草木肥料培在石榴樹的根部。
歲月如梭,如今姥姥早已離世多年,這些年為了生計,我也遠(yuǎn)走他鄉(xiāng)多年,不知道,從前姥姥門前的那些石榴樹是否還如昔日一樣,年年花開繁盛,果滿枝頭?又是一年石榴紅滿枝頭,站在樹下,仰望這一樹的鮮果綠葉,閉上眼,姥姥那慈祥的微笑,那熟悉的酸酸甜甜的味道,那些如石榴花般散落一地的美好記憶,穿過時光的隧道,歷歷在目,恍若昨日。
微信圖片_20181207172848.jpg (117.19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7 17:28 上傳
(來源:隨州文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