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隨州的名稱歷史由來……
隨州市,是湖北省下地轄市。位于在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
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xiàn)記載隨州地名自炎黃神農(nóng)時期將其誕生地和早年活動區(qū)域稱作“隨”,之后這里就一直叫“隨”。周朝時期,周武王伐紂之后實施分封制,認(rèn)為此地是“炎帝裔,隨侯之后”。就封國隨為名, 隨始建國。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實施郡縣制改為隨縣。南北朝時,西魏楊忠控制隨郡后,又將其升格為中央制下的一級地方行政機(jī)構(gòu)州,隨州自此產(chǎn)生。北周時期楊忠被封為隨國公,楊堅襲爵后又封隨王。后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為皇帝,即以“隨”為國號,因忌“隨”有“辶”走之意,不吉利,便去“辶”為隋。從隨州發(fā)跡的隋文帝在政治上十分偏愛隨州。雖在行政體制上采取“存要去閑,并小為大”的原則,但隨州的管轄地盤卻在擴(kuò)大,領(lǐng)隨、土山、安貴、順義、光化、平林、上明、唐城等8縣。這是隨州歷史上最為“疆界曠遠(yuǎn)”之時。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設(shè)立地級隨州市。
此前“為郡、為州、為縣,歷史多次變更交替,而隨之名歷久未易”!半S”之一字,詞義為是和諧、包容,是從容、大氣、平和。如《周易》的隨卦核心精華“天下隨時”,即為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現(xiàn)代人的語境中,就是“與時俱進(jìn)”“順勢而為”“抓住機(jī)遇”在新時代的一種新提法而已。在于教人們明白順時而動的道理,但更需要明白順勢而止的作用。
隨州在歷史上歷經(jīng)風(fēng)雨滄桑,世代秉承炎帝神農(nóng)遺風(fēng),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和諧包容的精神!半S”這一字,有這深刻的內(nèi)涵,是不可代替的。是遠(yuǎn)方游子對故鄉(xiāng)地名,難以復(fù)制的特殊標(biāo)識。是勾起遠(yuǎn)離家鄉(xiāng)人們的鄉(xiāng)愁一片地方。有人們的遠(yuǎn)方的游子,兒時人們的最深處的回憶。無論人們何時何地處于何種心態(tài),一旦鄉(xiāng)愁觸動靈魂,那思念就如洪水漲潮,勢不可擋。
隨州這座地名是回家的路標(biāo),承載著亦濃亦淡的鄉(xiāng)愁,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住的鄉(xiāng)愁的回家路;
隨州這座地名是歷史的記憶,敘說著或長或短的故事,詮釋著深厚的歷史變遷文化和包容的人文情懷;
隨州這座地名是特色的傳播,蘊(yùn)含著或新或舊的文化,展示了秀美的山水田園風(fēng)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yùn);
隨州這座地名是動人的傳說,講敘著亦深亦淺的來歷,讓人們明白通俗中明哲理,啟迪人生。
隨州,湖北省地級市,位于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于北緯31°19′至32°26′,東經(jīng)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8668.jpg (102.73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8778.jpg (174.89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8929.jpg (67.5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8963.jpg (66.88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8994.jpg (167.83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9059.jpg (36.6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9083.jpg (31.6 KB, 下載次數(shù):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20200107_17227728_1578406699107.jpg (47.25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7 22:18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