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位人物是有著“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稱的著名詩人——唐寅。對于唐寅,或許很多人不熟悉,但只要提到“唐伯虎”,各位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xiàn)出“點秋香”。沒錯,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有關(guān)“唐伯虎”的故事。
對于唐伯虎,知君對他最早的記憶停留在周星馳所拍攝的《唐伯虎點秋香》,印象中的唐伯虎才華橫溢、風(fēng)流倜儻,每日花前月下,對酒當(dāng)歌,好不快活,若放在如今那可謂是一等一的絕世美男兒。但就是這樣一個放蕩不羈的英俊才子,卻有著的一段不為人知的心酸過往。
成化六年,唐伯虎出身在一戶小商之家,天資聰穎的他自幼便能熟讀四書五經(jīng);16歲奪得秀才考試第一,轟動蘇州;19歲時與徐氏成婚。原本家境闊綽,仕途坦蕩的唐伯虎,卻在25歲遭受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打擊。“父沒,子畏猶落落”,還未從喪父的悲痛中緩解過來的他,更大的痛苦又接踵而至。母親病逝,妻子因難產(chǎn)而死,兒子夭折,妹妹病逝。家道中落,無情的現(xiàn)實擊垮了一代才子,26歲的他早已頭生白發(fā),最后在好友祝枝山的幫助下才決定準(zhǔn)備科舉,重整家業(yè)。
1498年,29歲的唐伯虎中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名震江南。此時聲名遠(yuǎn)揚的他迎娶了二妻何氏。但好景不長,本要功成名就之時,卻因為一場牢獄之災(zāi)改變了他的一生。1499年,唐伯虎進(jìn)京參試,卻因卷入“徐經(jīng)科場案”就此入獄。獄中的生活十分凄慘,在給好友文徵明的信中寫道:“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詔獄,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淚橫集… …”可見唐伯虎當(dāng)時內(nèi)心的心酸與憤慨。
科考入獄一案,唐伯虎已是聲名掃地,后來雖洗清冤屈出獄,但朝廷還是將他罷黜為吏,唐伯虎卻以此為恥,帶著一身失意回鄉(xiāng)。見到如此他落魄、無望功名,原本追求幸福的何氏竟毫不留情地離他而去,另攀高枝。仕途受挫,妻子離去,唐伯虎早已心灰意冷,帶上僅有的家產(chǎn)開始了漂泊不定的旅途生活。
所幸的是,在唐伯虎人生最失意的時候,相識于青樓酒肆之間的紅顏知己沈九娘相伴在他身邊。沈九娘的到來,給予了唐伯虎空莫大的精神慰藉,這一份含情脈脈的愛戀也讓這一代才子重獲新生。
后來,唐伯虎用賣字畫得來的錢在姑蘇城北“桃花塢”建了一處住所,起名“桃花庵”,還有了一位可愛的女兒,取名為桃笙。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吟寫道“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半醒半醉日復(fù)日,花落花開年復(fù)年”,正是這段安逸生活的寫照。倘若沒有沈九娘的出現(xiàn),唐伯虎的一生或許早就在窮困潦倒中死去,而我們就再也不見到那幾首妙筆天成的詩詞佳句。
在唐伯虎四十多歲時,開啟了他最后一段仕途生涯,但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悲劇。唐伯虎被寧王朱宸濠看中并攬入府下,他本以為這是上天賜予他最后的希望,正要大展宏圖,卻發(fā)現(xiàn)寧王要做的竟是“謀反”!
此后,唐伯虎最悲慘的生活開始了,為了能夠逃離寧王府,他每日裝瘋賣傻、街頭裸奔,為的就是要讓寧王放過他。最后,寧王選擇讓他離開,但唐伯虎內(nèi)心僅存的一絲希望和尊嚴(yán)也隨之消磨殆盡,每日縱情聲色,墮落在無盡的深淵。1523年,躊躇滿志卻幾經(jīng)沉浮的他最終走完了他悲情的一生,終年54歲。一首“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無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漂流在異鄉(xiāng)。”成了他最后的絕筆。
談到才子,我們總會以佳人相配,誰能想到影視中風(fēng)流跌宕的浪漫才子會有這樣一段悲慘過往。或許是后人不忍于唐伯虎落寞寂寥的一生,就給他附上了許多的風(fēng)流故事,將真實中那個失意、愁苦、不甘的悲慘一生逐漸隱去,留給世人的只有那個玉樹臨風(fēng)、才華橫溢,常常將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掛在嘴邊的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
FqfjIcOo2yv9-eYYbGlz1SW4xooC.jpg (46.61 KB, 下載次數(shù): 1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11 16:53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