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084904451762-1338862152019881.jpg (56.92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4 08:39 上傳
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地方稱為“春餅”,是我國著名的菜點之一。清朝滿漢全席128道菜,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梢娖涿麣庵。
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了春卷,當時稱之為“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jié)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
宋朝時候,春盤、五辛盤演變?yōu)榇猴。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隨著烹調技術的發(fā)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并逐漸成了一種傳統(tǒng)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飲食做法各有不同。春卷在各地食譜中的制作方法也是大同小異。但是,在春節(jié)期間吃炸春卷,是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飲食習俗。
春卷的制作方法簡單,半面粉和成漿狀,放些許在平鍋底,用文火燒,時時旋轉平鍋,制成薄如蟬翼的春卷皮,然后包餡,兩頭以面糊粘住,以浮油煎,外焦里嫩、色香味俱佳。春卷皮一般用麥面,但也有用雞蛋皮、豆腐皮者。在北方餡多用韭菜、豆芽、肉絲,在江南多用白菜、肉絲、蝦絲、芹菜、豆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