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回頭去看,自己到底在過怎么的生活? 漫長的宅家時光里,我們發(fā)現生活中有太多東西在被忽視。藍天白云,干凈的空氣,新鮮的蔬果,正常的工作、社交……以前不以為然的細節(jié),如今顯得彌足珍貴。 我們的人居也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戶外空間缺失、空間結構局促, 讓原本溫馨的港灣,變成了精神的高壓站!霸缙鹋伞迸c“懶覺派”劍拔弩張,“麻將黨”與“電視黨”互相嫌棄;被封印許久的“神獸們”,無時無刻不在吶喊“我要出去玩”。 于是,我們開始重新審視人居生活。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房子?我們該如何去生活?
01.居住的zui高境界是低密 長達數月的居家隔離之后,我們對于“健康”二字更加的珍惜與重視。 我們的房子,應該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和自然、動植物和睦相處,也不應該只有層層疊疊的高樓大廈,而更應該以低密的姿態(tài)、緊貼大地,汲取自然的能量。我們要陽光、要呼吸、要綠色、要健康。 低密度的園區(qū)變得熾手可熱。它仿佛一座原生態(tài)的公園,湖泊樹木長在其中,房子長在其中,親子活動場、園區(qū)跑步道、球類運動場地、老人健身活動場地等更多人性化的配套長在其中,給以人居生活更多鮮氧、更多光照、更多活力、更多關懷的可能。
02.大露臺和大庭院,關注度更高 后疫情時代,誰不想擁有一個可自由呼吸、四季花香的大露臺和大庭院? 我們可以在露臺上感受春風,擺上一些桌椅、沙發(fā)曬會太陽,看看書、喝喝茶。去附近的生鮮chao市,買些新鮮的食材回來,約上幾個好友,來一場露天BBQ,天南地北地聊著,回憶著過去,憧憬著未來。 在院子,老人們重拾耕種的樂趣,開辟幾畦菜地,撒上些種子,等候時間來稱量果實的分量。即使不能出門的日子,也能和家人、鄰居分享來自土地的饋贈。 孩子們也擁有肆意撒野、探索自然的空間,與院子一起成長的童年,是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03.重視客廳與玄關,利用可變空間 抗疫宅家前所未有地考驗了所有家居結構,家務動線、生活動線、房間尺度、廚衛(wèi)舒適度、空間利用、功能完善,一項項都是大考。 居家污染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玄關的價值被凸顯。從歸家禮儀升級為污染隔離區(qū),玄關將出門的一切,和居家的一切,嚴格分開。這樣的設計,我們在隔離區(qū)就完成衣服、鞋帽、包包、手的清潔。 餐客廳做為戶型設計的核心區(qū),被賦予越來越多的功能,成為家庭故事的集中區(qū)。更多人傾向于餐客一體連接大陽臺的設計,讓公區(qū)zui大化,孩子活動得開,也能讓全家人共聚時的空間夠大。 在被限制生活范圍的日子里,也讓我們對空間的靈活性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們需要一個空間,在云辦公時,可切換成書房;如果有朋友過來,還能作為臨時的客房;喜迎二胎時,也可以是個兒童游樂室。
04.靠譜的物業(yè),勝過千言萬語 經此一戰(zhàn),物業(yè)的品牌、服務與口碑,入圍了我們換房的考慮清單里的“NO.1梯隊”。 好的物業(yè),關鍵時刻能“保命”。當發(fā)生災難時,物業(yè)會做很多能抵御病毒進入小區(qū)的有效措施,如嚴格辦理出入卡、測量體溫、消毒殺菌,嚴查外來人口,在電梯間放置紙巾、牙簽等防疫用品,保障園區(qū)和業(yè)主的安全。 一些人性化的服務,如外賣上門、買菜上門、遠程醫(yī)療等人性化服務,更是在特殊時期,給予業(yè)主生活上的溫度、更有心理上的信賴。 我們在聽,您心中的美好人居理想 低密、健康、空間、服務……每一個關鍵詞,都暴露著我們的不安。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人居追求正在悄悄改變。 您對現在的人居條件滿意嗎?您心目中,更理想的人居是怎么樣的? 隨州網和綠城·桃李春風共同發(fā)起,面向所有隨州市民發(fā)起一項關于尋找“美好人居理想”的大型社會調查。50萬重獎,真誠邀請參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