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標題: 母親節(jié)到了,媽媽卻永遠走了 [打印本頁]
作者: 老吳- 時間: 2019-5-11 22:36
標題: 母親節(jié)到了,媽媽卻永遠走了
母親節(jié)到了,媽媽卻永遠走了
今年,我最親愛的母親永遠離開了我們。母親健在時,我曾想等我住進還建的電梯房后接她老人家到城區(qū)來享受一起生活的樂趣。誰知從2013年一拖六年我的房子還不了,連我自己都流離失所。為奔波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我很少回鄉(xiāng)下的家,忽略了對她老人家的關(guān)愛,F(xiàn)在母親永遠的走了才真正領(lǐng)略到“有媽才有家,媽沒了家散了”的含義。
正如我妹妹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老人家在還有人照看個門兒,回去時家門總是開到的?涩F(xiàn)在回去嘞,門上一把鎖,屋里冷冷清清空空蕩蕩,開門進去,連個搭話的人都沒有了”。
我母親一生嘗遍了生活的艱辛。她節(jié)衣縮食,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支撐家庭。去世前作為留守老人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集鎮(zhèn)。直到八十多歲去世時,還自己攢下了為自己辦后事的費用。生前她老人家很盼望我們多給她打電話,對我妹妹說想多聽聽我們的聲音。而我就沒想到老人家那種孤獨的心情。
我母親1935年出生于原隨縣大堰(坡)鄉(xiāng)。我姥姥生養(yǎng)了我舅舅和母親。舅舅比母親大8歲。我母親8個月喪父。娘兒三個靠我的小腳姥姥織布紡線做褡褳賣錢討生活。母親在8歲的時候?qū)W會了紡線。8歲的孩子現(xiàn)在還是撒嬌的年齡。開始還以為好玩學會紡線,誰知一旦學會就像是套上韁繩的馬,從那時起母親就擔起了責任。任務(wù)是:童養(yǎng)媳舅媽每天紡出五兩線(十六兩制),母親每天四兩。完成了才能歇息。遇到有點吃的,姥姥就對母親說:“幺兒(母親小名),你去坡上挖雞苔吃(山坡上長的剝開能吃的草根),這點飯炒給你哥哥吃,他是男子漢長大要力氣挑草頭”。母親眼巴巴地聽話出去,免得看到嘴饞。母親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
母親二十歲嫁給我父親、22歲生我。由于我父親參加過抗日國軍部隊的經(jīng)歷,1958年母親隨著我父親劃為右派從城市下放到現(xiàn)在的家鄉(xiāng)。在家鄉(xiāng)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關(guān)照。在我父親走背的時候我母親才23歲,哪怕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母親也是從一而終,像老母雞護雛一樣護著我們。在我母親的娘家,我舅舅當了幾十年的大隊書記(現(xiàn)在叫村)。即使如此,幾十年來我母親也是隨我父親不離不棄,養(yǎng)育著我們兄妹。我舅舅在我母親下放后送給她一套織襪子的機器。母親經(jīng)常熬到大半夜紡線織襪織毛衣。為生活辛苦可想而知。
自從我母親嫁給我父親后尤其是在我家下放到這個養(yǎng)育我們的家鄉(xiāng)以來,母親靠艱苦勞動和辛勤操持才使我們家庭生活有所改善,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分別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當我們自己成為人父人母的時候,才深切地感受到她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
母親這些年來的晚年生活質(zhì)量雖有所提高,但由于高齡和早年的勞累,身體狀況堪憂。我們多想我母親能多活幾年,讓我們多孝順她幾年。
母親在我妹妹家中的3月28日凌晨突發(fā)大面積腦;贾夭∷偷诫S州市中心醫(yī)院救治。經(jīng)過兩天的醫(yī)治母親仍未脫離危險引起心力衰竭。醫(yī)生如實向我們子女說明了母親的病情,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按照我們也是母親的愿望落葉歸根回到尚市,直到回到家我母親才很體面有尊嚴地離開了這個她依依不舍的世界。臨終身體干干凈凈走得安詳。我妹妹看到老母親眼角流出的淚珠。可見她多么地不情愿離開我們。
我最親愛的母親,你可知道當你在醫(yī)院救治時的痛苦和在家中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有多么的痛苦!子欲孝而親不待!我最親愛的母親,你可知道您的兒女們有多么的后悔?!
我母親一輩子吃齋念佛。雖然脾氣毛躁但心地善良。在她的遺物中看到她數(shù)十年前就皈依佛門的俗家弟子皈依證。每年春節(jié)時盼望我們回去,每次回家后我們當子孫的給她磕頭拜年給祖先磕頭不知她心里有多高興。然而在近兩年來我沒給老人家磕頭,可能老人家心里失落。什么叫孝順?對老人家就是要孝也要順,不孝不順就是最大的罪。
母親與我們永別了,但是她對孩子們恩情、對親人和朋友的真摯情感,對生活的執(zhí)著信念永恒。母親在我們心中的份量是最重的,我們會思念她,直到永遠!如果有來世,我們還希望成為您的孩子!
作者: 大堰坡 時間: 2019-5-13 01:44
你舅大堰坡那個岔的?
作者: 老吳- 時間: 2019-5-13 10:26
如果你是年輕人可能不清楚。這個地方在六七十年代叫洛陽區(qū)永豐公社四大隊,后來又多次劃為淅河光化、大堰坡等,F(xiàn)在可能叫什么楊家沖還是什么就不很清楚了。
作者: 清心可以 時間: 2019-5-13 10:55
好文章,情真意切,真的詮釋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深刻含義!
作者: 老吳- 時間: 2019-5-13 12:16
(, 下載次數(shù): 115)
緊抓母親的手,陪你一直到老
作者: 大堰坡 時間: 2019-5-13 12:23
原永豐辦事處有個楊家沖村的,靠獨山
作者: 風中守候 時間: 2019-5-13 15:15
王家販村,鐵山坡后面。
作者: 沈家四少 時間: 2019-5-13 15:49
文章寫的太好了
作者: 啊大頭大頭 時間: 2019-5-13 16:16
沒你妹妹 老奶奶生活會更孤單。你懊惱也無濟于事,生前你付出多少呢陪伴多少呢?
作者: 老吳- 時間: 2019-5-16 12:16
附近好像有個山叫獨山。當?shù)刂灰切疹伒幕九c我是親戚。姥姥的娘家姓王,多數(shù)王姓也都是姥姥的娘家人。以前年紀大一些的只要見到我母親一般都會親切稱我母親為幺姑或者顏幺姑。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infinitetetri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