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小時讀書時有個先生叫艾柯子。艾柯子見他聰明過人,對他特別好。
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天下到處殺人。有一天,朱元璋帶兵殺到家鄉(xiāng),艾柯子就去找他,說他不該胡亂殺人。朱元璋不理他,叫官兵把他趕走了。艾柯子越想越不是滋味,就出家當(dāng)了和尚。
朱元璋殺了18年,有一天帶兵從廣水經(jīng)過,艾柯子聽說后,叫人做了塊好長的木牌子,寫上斗大的“艾柯子”三個字,豎在廣水的正街上。朱元璋騎馬路過,一眼看到先生的名字,忙叫護(hù)兵把艾柯子找去。艾柯子又給他講了一大通息兵養(yǎng)政、國泰民安的道理。朱元璋就聽了艾柯子的話,還請他一起回京做官,艾柯子好歹不干。朱元璋就把艾柯子出家的寺廟改名為寶林寺,還親自給寶林寺扔來了幾百斤重的“飛來鐘”。傳說現(xiàn)在的寶林寺的柏樹沒有樹梢,就是朱元璋扔鐘時壓斷的。
朱元璋回朝后,為了時時記著先生的話,就把太醫(yī)在端午節(jié)采來的一種草取名叫艾柯子。后來這事傳開了,人們每到端午節(jié)就出去采艾柯子,用它煎水洗澡,預(yù)防瘟疫,診治皮炎和癩痢。